面单明码标价,个人信息“裸奔”!全国人大代表王伟追问:快递“隐私面单”为什么难以推广?

随着电商物流迅速发展,因快递面单导致的个人隐私泄露,已成为“老生常谈”。尤其是印有姓名、电话、地址等个人信息的快递面单,被上传网络明码标价批量售卖,也引发消费者与快递用户的担忧。

全国人大代表王伟关注到,早在2017年,多家企业就开始逐步推广各自的隐私面单,由快递配送人员在终端进行解码信息。隐私面单在实际操作中遇到了哪些困难?对此,又应有哪些对策?一起来看她的建议。

全国人大代表王伟追问:快递“隐私面单”为什么难以推广?
全国人大代表王伟追问:快递“隐私面单”为什么难以推广?

“隐私面单”普及率不足三成

你知道“隐私面单”吗?比如,顺丰使用“丰密运单”,电话号码中间4位用符号“*”表示;而京东的隐私面单为“微笑面单”,收件人的姓名和手机号部分数字以“( ^_^ )”这一表情符号取代。

尽管隐私面单早有推广,但实际使用情况却不尽如人意。“目前,消费者日常使用的快递包裹上,隐私面单普及率不高,粗略估算不及三成。”全国人大代表王伟发现,只有两家公司,不少快递公司的快递面单上,收件人个人信息仍在“裸奔”,没有任何防护措施。

对于用户方而言,选择隐私面单时存在障碍,操作不方便。王伟代表调研时发现,有的电商平台上始终找不到隐私面单的相关选项;有的快递企业在个人寄送快递时,隐去个人信息并非默认选项,而是增值选项;有些快递公司如果选择使用隐私面单,还需网点配备专门的打印设备,如果没有,就用不成。“不同的快递企业标准也是五花八门,甚至是同一快递企业使用微信小程序和App寄快递,隐址寄件服务选项表达方法也不同,甚至找不到。”

对于配送端而言,快递员在进行“最后一公里”配送时,需要扫码才能读取隐私面单的具体包裹信息,影响配送效率。因此,快递小哥也不爱用。

应逐步完善信息安全体系化建设

针对用户使用快递隐私面单意识不强、操作不便,配送人员积极性不高等问题,王伟代表建议,快递企业在推广隐私面单的同时,还需要压实各方责任,持续加强内部信息安全管理,多管齐下。

第一,必须落实好现有规章制度和法律法规。例如,2018年5月1日起施行的《快递暂行条例》规定,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应当建立快递运单及电子数据管理制度,妥善保管用户信息等电子数据,定期销毁快递运单,采取有效技术手段保证用户信息安全。

第二,快递企业在考虑配送效率的同时,也应强化保护用户个人隐私的责任,进一步提高隐私面单使用比例,提升用户个人信息保护水平。企业应逐步完善信息安全体系化建设,加强对人员的监督管理。同时积极配合公安机关,严厉打击涉及用户信息安全的违法行为。

第三,升级优化现有技术手段,用技术升级解决影响配送效率问题。“应当简化信息解密流程,让终端配送实现效率和安全的平衡。”王伟代表表示。

新民晚报记者 杨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