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晶晶

日前,商务部、国家邮政局等8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快贯通县乡村电子商务体系和快递物流配送体系有关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要深入推进电子商务与快递物流配送协同发展,加快贯通县乡村电子商务体系和快递物流配送体系,让农产品出村进城、消费品下乡进村的双向流通渠道更加畅通,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

北京农业生态研究会执行会长,商务部研究院电商专家李建华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农村电商的发展,特别是商务部、财政部和国家乡村振兴局联合开展的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累计支持1489个县(市区),快递物流配送体系更是中央财政资金支持建设的重点,溪鸟物流、京东物流更是将快递服务下沉到乡村,农村快递物流短板得到极大改善,农村电商取得较大成绩。

农村快递物流配送体系仍待完善

中国经济时报:您认为,与城市快递物流相比,当前我国农村快递物流配送体系还面临哪些挑战?

李建华:一是快递物流配送成本高,消费品下行不通畅。农村居民居住分散,电商订单少,无法形成规模效应;物流基础薄弱,配送费较低,时效性无法保证,大部分快递物流企业不愿意进行配送,经营行为不规范,存在违规收费现象,部分地区的农村居民还要承担“最后一公里”费用,不能享受电商带来的便利。这些因素制约农村网购市场的快速发展,未能撬动和拓展农村市场空间,释放乡村消费潜力。

二是快递物流企业之间整合成本高,难以形成共同配送。共同配送作为一种现代物流管理模式,能够降低物流成本,提高配送效率,适合于末端物流不发达的农村地区。但由于快递物流公司在乡镇大部分采取“代理制”的运营方式,收取一定的代理费,由代理单位或个人进行配送,故整合的意愿不强,主动性不足。加上服务监管尚不到位,地方政府重视程度和扶持整合力度有待加强,导致快递物流企业各自为战,不能协同发展。

三是农村物流设施薄弱,农产品上行成本高。农村快递末端网点少,快递备案手续不完善,村级配送体系不健全,导致农民邮寄不方便,邮寄成本较高、时效性较差。加上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滞后,导致农产品从运输、仓储、包装等环节缺乏系统性、及时性,导致农产品流通效率不高,削弱了农产品上行能力,影响农产品电商高质量发展。

农村快递物流经营亟待规范

中国经济时报:如何深入推进电商与快递物流配送协同发展?

李建华:一是充分整合快递物流资源,发展共同配送,降低配送成本。地方政府应加大对快递物流的支持力度,通过政策扶持、资金补贴、税收优惠等形式鼓励快递物流企业、商贸流通企业以联盟、股权投资、第三方物流配送等形式合作,实现资源整合共享。通过协调企业建立利益共享机制,发展共同配送,提高场地设备使用率,提升配送及时性,改变农村快递物流“小、散、弱”的局面。通过数字化改造,发展智慧物流,优化整合供需两侧资源,将货物和快递整合起来,既不增加货车配送数量,又可以形成规模效应,减少资源浪费,提升配送效率。

二是规范农村快递物流经营行为。针对快递物流企业未按用户约定地址投递、向农村居民违规收费等行为,主管部门要不失位,加大监管力度,保护农民合法权益,不能放任自流,将其视为合法的市场行为。简化农村快递末端网点备案手续,鼓励发展农村快递末端服务,既要做到“村村能通快递”,又要做到“村村能发快递”,为农村电子商务快递“最后一公里”配送和“最初一公里”寄递提供保障。

三是加大农产品冷链物流建设,降低农产品出村进城成本。加快补齐产地冷链物流短板,积极支持本地合作社、农产品龙头企业建设冷藏保鲜设施,引导本地商场、生鲜电商等企业建设产地仓和配送中心,政府利用政策和资金杠杆作用,解决物流用地、交通、资金和用电等问题,培育具备竞争力的大型冷链物流企业,赋能当地产业发展,畅通农产品上行通道,提升农产品流通效率和附加值,助农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