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5毛钱,丰巢和消费者彻底杠上了。

继杭州东新园小区后,上海多个小区也纷纷加入抵制丰巢的行列,要求协商谈判。针尖对麦芒。丰巢方面给出的回应却出人意料的强硬。尽管在“深表不安”的公关辞令下,丰巢以提升“行业服务能力”为收费辩护,并打出了红包牌,但同时却强调“不会停止收费”,“保留追索东新园业委会毁约的责任权利”。

去年,丰巢试探用户收费还蒙着一块“赞赏码”的红布,如今则把话挑明了。利润关乎生存。逐利是资本的原始冲动。连续五年亏损,丰巢此次铁了心要收割用户这波“韭菜”了。只不过,起初凭借免费模式大肆跑马圈地,待一家独大后便坐地起价,这般吃相消费者是决不轻易买单的。

犯众怒者必遭弃置。小区选择断电乃至“请出”丰巢快递柜,是消费者用脚投票的结果。市场契约的达成,需要买卖双方达成共识,而非对立和决裂。在“买买买”的时代,“最后100米”已经成为快递业最大的短板,智能快递柜应运而生,成为解决末端配送的有效途径之一。不同于其他商品服务,快递柜还具有一定公共属性。如何实现良性发展,需要企业、公共政策方和消费者共同努力,平衡彼此利益,寻求最优解。

今年4月,有关部门发文指出,“各地要明确智能快件箱、快递末端综合服务场所的公共属性,将智能快件箱、快递末端综合服务场所纳入公共服务设施相关规划,提供用地保障、财政补贴等配套措施”。这也意味着,政策层面需要予以鼓励倾斜,并通过细化行业规则加以引导管理。

政策之外,企业当然也在追求盈利的实现模式。但这一过程中,人民日报评论文章指出,底线是“确保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近年来快递柜的发展,最为消费者诟病的便是未经同意的投放。快递小哥有不尽义务之嫌,快递柜运营企业也难逃暗许纵容之过。因而,讨论收费的前提在于快递柜企业拿出具体措施,规范告知义务。正如《上海市中环花苑小区致丰巢公司的公开信》中提到的首要诉求即是:在快递柜上张贴醒目提示,请快递员必须先行联系客户同意下方可投入丰巢柜。

其次,快递柜收费的标准也有待商榷。超期收取保管费在法律层面已有依据,但关于“保管期限”,并没有明文规定。根据丰巢给出的声明,为了更好服务用户,必须不断提高快件领取速度,因此推出会员制。丰巢称,后台数据显示,12小时是科学标准,并再次强调用户体验的重要性。不过,从几乎一边倒的舆论看,这更像是丰巢的一厢情愿,而非消费者的真正选择。相较12小时的设定,24小时似乎更为合理。

收费标准需要共识。形成共识是双方博弈、良性互动的过程。消费者需要体谅企业难处,天下没有永远免费的午餐。企业也应当倾听消费者的声音,对经营模式进行适当调整。如今用户的呼声已经公之于众,接招的丰巢不应避重就轻,更不能“拥柜自重”,让互动止于傲慢。

(来源:北京商报 肖涌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