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国家邮政局11月1日召开的2017年快递业务旺季服务保障工作动员部署电视电话会议上获悉,今年“双11”期间的快递服务将以实现“两不”(全网不瘫痪、重要节点不爆仓)、“三保”(保畅通、保安全、保平稳)为目标,继续发挥“错峰发货、均衡推进”的核心机制作用,在确保全行业稳定运营的基础上,努力做质量“双11”。
这是中国快递业首次提出“质量‘双11’”的目标。在经历了七个“双11”后,从最初疲于奔命地应对“双11”,到如今自信地提出打造快递服务的质量“双11”,中国快递业底气何在?
如果说“双11”是互联网经济对中国快递业的年度大考,那么,短期内剧增的快递包裹量则是这场考试的第一道题目。今年也不例外。
据初步预计,2017年“双11”期间(11月11日至16日)邮政业处理的邮件、快件业务量将超过15亿件,比去年同期增长35%;最高日处理量可能达到3.4亿件,是日常处理量的3倍,日均处理量达2.5亿件,是日常处理量的2.2倍。
众所周知,从今年第二季度开始,中国常态化进入单日快递亿件时代。这意味着邮政业在基础设施、生产组织等方面的建设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但这些远不能满足“双11”期间骤增的电商包裹揽投需求。为此,全国邮政业在“双11”期间将投入作业场地近3000万平方米、干线运输车辆近9万辆以及现有人员和临时聘用人员近300万。届时,天上的无人机,地上的“小黄人”(全自动快递分拣机器人)也会越来越多地投入运营。
仅靠这些还不够。国家邮政局副局长刘君表示,实现质量“双11”,必须“软”“硬”兼施。在“软”建设上,将继续充分发挥成熟的保障机制的作用。国家邮政局成立了快递业务旺季服务保障工作领导小组,推进国家邮政局、省(区、市)局、市(地)局三级联动和政府、协会、企业三维互动的旺季服务保障机制的落实,指导各地工作,督促加强协调。重点工作包括:落实安全制度,保障安全畅通;做好数据监测,及时发布预警;做好申诉预警,畅通申诉渠道等。
同时,继续坚持“错峰发货、均衡推进”的工作机制。“今年要继续把控好总开关,依据最大实际承载能力,错峰发货,调控节奏,确保全网平稳。”刘君表示。据了解,目前,主要快递企业均已与电商平台进行了数据对接,形成了各自的保障方案,确定了各自的最大能力值。
在“硬”建设上,一方面,快递业将发挥各种能力储备对旺季的支撑作用。积极开发现有航空运能,增加区域覆盖面,加大起降频次;积极开发利用铁运输资源,邮政、顺丰与铁总公司已累计开拓了超过200条高铁图定运输线, 一些快递企业也在积极开发利用传统铁行包运能,有效补充干线运力;各快递企业进一步优化网络布局,加快建设仓配一体化分拣处理中心,提高行业运营效率;大力提高行业科技应用转化率,通过电子运单、智能算法、自动化流水线、AGV机器人等应用提高行业生产力。
另一方面,针对近年来快递业务量和中转处理能力高速增长,但快递末端服务能力增长明显偏慢的现实,发挥多种服务形式对末端的保障和提升作用,成为打造质量“双11”的题中应有之义。据了解,随着“快递入区”工程的有效推进,以住宅投递、智能快件箱投递和公共服务站投递等模式互为补充的末端投递服务新格局已初步形成。同时,同城配、落地配企业能力提升和玄务、新模式也在不断发展。今年的“双11”,全国近3万个快递末端公共服务站点、近20万组智能快件箱,以及下游产业企业的投递能力将成为业务旺季期间快递服务的有益补充和延伸,在一定程度上化解快递企业高峰期服务压力。
“双11”期间消费力量的集中爆发,是对商业基础设施的压力测试,是对政府管理智慧与能力的检验,更是社会各界需要共同面对的问题。打造快递服务质量“双11”,需要全社会形成合力,共同发力。比如,海关、检验检疫等部门提高通关效率,保障邮件、快件查验顺畅;有关部门对快递旺季生产提供场地、人员、车辆通行等方面的临时支持等等。
本文转自中国邮政快递报,并不代表快递新闻网网(http://www.lcn2000.com/)观点,更多有关发货技巧知识、骗术揭秘等资讯,欢迎搜索关注“快递新闻网”(xjcspc)微信公众号。 如果您有合作意向,欢迎咨询快递新闻网小编QQ:123100221
作者:李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