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双11”当日,国内主要电商平台全天共产生快递物流订单8.5亿件,同比增长29.4%。在快递业快速增长的同时,“快递污染”也随之产生,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和警惕。为此,国家邮政局、环境保护部等10个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协同推进快递业绿色包装工作的指导意见》。但在行业“野蛮生长”的大背景下,这一纸政令很难在短时间内根治所有问题。治理“快递污染”,加快“绿色快递”成长,需要政府、企业、社会三方努力,政策、行业规范和社会约束等多管齐下,实现共同治理。
“快递污染”到底有多严重?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快递业务量为313.5亿件,连续6年增长超过50%,共耗用编织袋约32亿条、塑料袋约68亿个、包装箱37亿个、胶带3.3亿卷、瓦楞纸箱原纸4600万吨——仅生产这些纸箱,就需要砍伐7200万棵树木,相当于一年砍掉了46.3个小兴安岭的树木。更让人担忧的是,在行业严控成本的影响下,不少快递用的塑料包装多为不可降解的劣质塑料制品,其成分和数量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也让“快递污染”问题日益严峻。
“快递污染”的背后,是买家、卖家和快递公司共同的无奈:买家为了物品完美无缺,希望包裹得结实些;卖家为了顾客不给差评,在包装上不惜血本;快递公司为了规避赔偿风险,又再一次给快递套上了厚厚的“马甲”。但这样的做法不仅加重了电商企业和快递企业的成本,也让买家在开箱后,因为包装垃圾无法处理而头痛不已。
因此,解决“快递污染”问题,让“虚胖”的快递包装“瘦身”,需要推动整个快递产业链转型升级,这个过程涵盖了政府部门和快递企业的努力,也和包装供应商、电商平台、广大消费者息息相关。
首先,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应制定行业刚性标准,以政策推动行业变革。目前,快递和包装行业的标准大多为指导性标准、推荐性指标,对行业既没有约束力,也和企业的实际需求存在差距。制定刚性行业标准势在必行。比如,对包装的体积、重量、材料等作出明确规定,既能从源头上压缩包装过度的空间,还能倒逼快递企业提升运输水平,减少野蛮分拣、装卸,更能为相关执法行为提供依据。
其次,快递企业应联合探索和出台包括回收在内的举措,使节约、环保等意识在业内扎根,并最终成为行业准则。例如,快递公司可以尝试推出可重复使用的环保包装材料,在收取快递时主动回收,同时鼓励寄件人使用,必要时甚至可以采用补贴等形式进行推广。事实上,目前已有企业开始“快递箱回收积分返利”的有益尝试,消费者可预约快递员回收废弃纸箱。从长远看,快递企业不仅能节约成本,还能逐渐向绿色化、减量化、可循环方向转变,实现企业利润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最后,全社会需要共同参与,形成强大的社会约束,进一步限制“快递污染”的生存空间。目前,我国垃圾分类、可回收材料使用在社会上还未被广泛接受。例如,快递业使用的包装材料分为运单、封套、纸箱、塑料袋、编织袋、胶带和缓冲物七大类,其中的纸箱、编织袋等都可使用可回收和可重复利用的材料。如果能够加大公共引导,让环保理念在社会上蔚然成风,并被广泛执行,这不但能够大大减少“快递污染”,还能带动一批环保包装生产企业成长,进一步促进快递业的健康绿色发展。
本文转自经济参考报,并不代表快递新闻网网(http://www.lcn2000.com/)观点,更多有关发货技巧知识、骗术揭秘等资讯,欢迎搜索关注“快递新闻网”(xjcspc)微信公众号。 如果您有合作意向,欢迎咨询快递新闻网小编QQ:123100221
作者:侯云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