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李海楠

“都说妇女能撑半边天,这些日子我撑起了我们家的整片天空。”5月14日,在通州区如意园小区门口,快递员徐丽丽向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讲述了连日来在抗疫保供过程中发生在他们家的故事。

徐丽丽与丈夫张澜隶属于某快递公司,夫妻俩租住在如意园附近一胡同内的民房,因临近高风险地区,这里大约20条胡同在4月29日被临时封控,在管控期内,因周边陆续有阳性确诊病例出现,该区域被两度延长封控至5月19日。

突如其来的临时管控措施,让徐丽丽和张澜夫妻俩分隔两地。

4月29日傍晚7时左右,一纸临时管控通知突然发布,张澜独自一人因倒休利用当天下午的时间在出租屋里休息,结果被封在家中,只进不出。

“完蛋,我被封在家里了。”徐丽丽手机里至今还保留着4月29日那天张澜发给她的信息,她一边向记者展示一边说,“刚开始的时候,我很慌,后来我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他被封在家里,我就更不能回去了。于是我第一时间向配送点和分公司报备了情况,当晚,我就拿到了公司临时安排的宿舍钥匙,从4月30日开始,我一个人扛起了我们俩的快递配送业务。”

在说话的空当,徐丽丽利落地整理着从快递车上卸下来的包裹,按楼号快速分堆放置,熟练地在手机上操作着流程。“我理完包裹后就在手机平台上操作,平台会自动向收件人手机发送‘到门口取快递’的短信。”她告诉记者,这个小区是管控区,快递不进院,只能让人下楼取。而这片区一共六栋楼的快递配送业务,曾经是张澜负责的区域。

当记者问及每天的快递量大概是多少时,徐丽丽随口说出“500多件”。为了应付两倍于日常的工作量,徐丽丽利用住在配送站的优势,能获得比平时多一个半小时的理货时间,这也让她应对增加的配送量从容了不少。

此外,为确保负责片区内的两个管控小区当天配送业务达标,徐丽丽必须耗费大把时间在管控小区门口等待。“比如今天这个如意园,我大概需要耗费三个半小时,接下来是下一个管控小区的两个小时。剩下的将近200件快递,我就得起早贪黑地配送,必须赶在早上8点前送完一部分,剩下的陆续送完也得晚上10点多了。”徐丽丽坦言这样的工作量让她有些吃不消,但应对疫情带来的不确定性,她必须选择坚守。

她说,“为了确保公司快递配送业务不掉链子,助力疫情防控和民生保障,也是为了我们自己收入不受大的冲击和影响。”

徐丽丽表示,“因为疫情,快递配送业务量大增,公司不仅没有给快递员减工资,反而增加了很多补贴,再加上缓缴社保的好政策,我们的经济收入还是有保障的。”

她坦言,如今守住一份饭碗很不容易。她这么拼命地干活,也是为了保证她丈夫张澜的岗位,“毕竟,他因为防控政策被封在家里出不来,公司明确跟我说,只要确保日常配送量不减,不会作任何处理和处罚。”正说到这里,徐丽丽被点亮的手机屏幕吸引了目光,她说,“是我丈夫,让我抓紧时间吃点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