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森沐梨 首席创业官

不管是为了推动“智慧物流”产业建设也罢,打通“新零售”最后一环也罢,智能快递柜正以想象不到的速度渗透到城市的大街小巷,包括顺丰、菜鸟、邮政、海尔等巨头纷纷布局智能快递柜。公开资料显示,目前全国快递柜数量大约有20万个。那么,智能快递柜真的有前景吗?

智能快递柜真正方便了谁?

事实上,对于智能快递柜,一直都有鸡肋之称。收件人不在家,为了方便,快递员在协商后可以把快件存放在临时寄存点或快递柜,但问题是,有的快递员不通知收件人,私自把快件存就放在快递柜了。

最严重的是,越来越多的快递员倾向于把快递直接放进快递柜,而不是送货上门,即使是收货人在家的情况下,而且一些快递员在不跟收件人沟通的情况下就这样做了。

作为一名网购达人,小编就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明明填写的地址是家里,但是快递员在没有沟通的情况下,私自就把包裹直接放到了快递柜,事后只是短信提醒一下,如果一时没注意,根本不知道快递什么时候就已经被强制寄存了。

一些重要物件,明明需要当面验收,不知不觉就这样被签收了。特别是对于手机、化妆品等高价值的网购商品,放快递柜就意味着没法当面验货了,万一有运输过程中的损坏,索赔就是个很大的问题。

不可否认,在派件费普遍偏低,并且是以量计算的背景下,快递员没有动力把每件快递送货上门是不争的事实,快递柜的出现,给了很多快递员偷懒的机会。这就出现了很多时候即使收货人在家,在没有获得同意的情况下,不少快递员也会选择把快递放进快递柜中的现象。

其实这种现象可以理解,毕竟快递员也是为了降低成本,很多人也会出于体谅快递员的考虑,默许这种行为,但显然服务不是靠同情理解就能解决的问题。快递本质上就是一项“门到门的物流活动”,享受送货上门原本就是理所应当的,用户在付费的情况下,不应当享受打了折的服务。

快递员不愿意“送货上门”,不仅有违之前的承诺,而且有违“当面验收”的要求。按照国家邮政局的规定,网购快递要买卖双方提前约定。实际生活中,卖家通常都会要求买家先验后签,以避免商品出现问题。

如果快递员把快递放进快递柜,先验后签的快递规则实际上就形同虚设。这种情况下,如果快递出现损坏、被掉包等问题,作为消费者,维权的难度势必大大增加。

好在从2018年5月1日起,《快递暂行条例》正式施行,法规中重点针对快递不上门问题做了明确规定。《快递暂行条例》指出,快递必须送到指定的地点,若事先未与消费者沟通,便将快件直投快递柜的行为将属于“不合规”,收件人可向管理部门投诉。

也就意味着,快递员如没有征询我们的意见,直接将包裹放到快递柜,我们投诉维权就有了充足的法理依据。

智能快递柜真有前途吗?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巨头布局智能快递柜终究是为了实现盈利的目的。

快递柜的初期投入成本非常高,一个智能快递柜按照设计、智能化程度、柜子数量等不同标准,可以分几种档次,价格也有高有低,少则几千元,多则上万元。实际上,目前整个快递柜行业处于亏损状态。

不管是小规模还是大规模的入局者,都在亏损,扩张越大,亏损金额就越大,小区里投放有多少智能快递柜,也就意味着亏损的缺口就有多大,有时还需要人工来定时维护,这些支出加起来可不是小数目,这就看谁烧得起钱了。

当然,快递柜运营公司也在探索盈利模式。为了吸引不同公司的快递员使用,快递柜只向快递员按件收取派件费,如今,有些快递柜开始向消费者收取逾期费,很多智能快递柜,快递只能免费停留24小时,超过上述时间,就需要收费了。一是因为入不敷出、补贴成本,二是由于有些包裹长期不取走,占用了快递柜资源。

向快递企业或快递员收费还可以理解,但向用户收费显然是不太现实的,毕竟网购商品时已经支付了快递费,如果再向消费者收费,情理上就说不过去。

如果让用户寄件时主动寄送到快递柜,显然模式上也存在bug。快递实名制早已落实几年,根据《快递安全生产操作规范》,收寄快递必须出示本人身份证等有效证件外,快递单必须实名,并且需先通过快递员检查验视。这意味着,在政策上也不支持消费者自主去快递柜投寄包裹,更别提再收费了。

另外,在快递柜开始寻求新的盈利模式后,取件的方式也开始复杂了起来,有的诱导用户关注微信公众号,甚至是下载对应的APP,这就增加了用户的反感情绪。

智能快递柜,表面看,确实节约了大家时间,对买家来说,即尊重了隐私也方便了不在家时的麻烦,但真正受益者还是卖方和物流,毕竟降低了他们的成本。

此外,智能柜本身在投放箱柜不足、箱柜尺寸过小以及客户无法当面验货等方面上的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

当然,智能快递柜也并非一无是处,它确实提高了快递员的送货效率,降低了和用户的沟通成本,比如一个区域的快递,快递员可以全部都放入智能柜,不必一一上门,同时也为收货不便的消费者提供了便利服务,不过,这只是理想中的状态。

就实而论,智能快递柜实际作用整体上对消费者用处并不大,甚至是弊大于利,而且在盈利模式上,目前都不明朗,未来商业模式还有待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