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随着我国电子商务的爆发式增长,快递行业也冉冉上升为朝阳行业,关于快递小哥月薪数万的新闻可谓是层出不穷,那些不起眼的快递小哥们,已经变成了收入甩你几条街的“隐形富豪”!

据说,因为收入诱惑,有不少高学历人群都转行做了快递,其中不乏有北大硕士、历史博士,甚至是大学教授。

然而,就在最近,接连几家快递公司相继倒闭,数万名快递小哥失业,寒风正在行业内迅速蔓延。

先是国通快递传出持续亏损、50000名员工全网停工的消息,又是曾经日件量超过100万的全峰快递被曝破产,现又有如风达快递欠款超过7000万、办公室已人去楼空……

而快递行业的龙头,也是风雨飘零。顺丰速运,其市值几乎接近腰斩,由巅峰时的3226亿,下降为现在的1666亿,顺丰旗下的社区生鲜超市顺丰优选,则爆发了全国范围内的关店潮。  

我们不禁要问,昔日这些风光一时的快递公司们,如今究竟是怎么了?为何遭遇了如此生存危机呢?

首先,是电商业务增速的放缓,现在的人们,越来越买不动东西了。

快递业与电商业的发展息息相关,过去,由于电商的快速发展,快递业也呈现高速增长态势。漫观国内电商业,经历了三次增长红利。

第一次是以淘宝的C2C模式为驱动,由于淘宝便宜且多样,大量国人养成了“剁手党”的习惯,雪花一样的订单自然滋生了大量的快递件需求。

第二次是以天猫、京东等的B2C模式为驱动,虽然B2C的订单量没有C2C多,但是客单价高,因此也支撑了快递业的高速成长。

第三次是以拼多多为标志的三四线城市消费崛起,在国内经济增长趋缓、城市居民消费实力下降的情况下,电商消费转而依靠三四线及小县城的下沉区域来拉动。

然而,这部分人群的消费实力毕竟有限,买东西也都是为了图便宜,一双鞋都要九块九包邮,自然对于快递的收入是能压缩多少、就压缩多少。

有机构做过测算,预计快递行业在2019年业务量突破600亿件以后,增长将触及天花板,增速将一直维持在比较低的水平。

其次,在市场蛋糕增量有限的情况下,快递行业的竞争却又日渐激烈。

过去,伴随着电商红利,快递行业也呈现着野蛮生长的态势,行业高速成长之时,市场格局分散,每家快递公司都可以分享到其发展红利。高利之下,自有无数玩家纷纷入场。

目前,我国快递法人企业达2万家,从业人数超过200万,是美国快递员人数(72万)的2倍多。

而随着行业发展渐趋成熟,市场经历了洗牌期,行业集中度不断提升,已上市快递公司单量占全行业的比重由2016年的64%提升到了2018年的71%,越来越多的中小快递遭遇淘汰。

其实,综观国际经验,快递业本身就不是暴利行业,像日本、美国这样快递业发展比较成熟的国家,市场已经高度集中,但行业龙头也并没有获得多少盈利,例如日本快递业龙头雅玛多毛利率甚至低于日本邮政和佐川急便。剔除非经常性因素,FedEx 长期净利率约为4%-6%,UPS长期净利率约为6%-8%。

第三,则是在增长空间有限、盈利能力受阻的情况下,人力成本又在不断提升,快递行业的竞争也日趋激烈。

在快递成本的占比中,人力成本占据了相当大的一部分,大概达到了三分之一。因此,各家快递公司都在想办法削减人力成本,比如一向讲“兄弟义气”的刘强东,这次却因为“亏的钱太多,内部成本太高”,于是毫不犹豫地取消了“快递员底薪”。

变则通、不变则死!

由此可见,国内的快递行业,已经站在了发展的拐点期,亟待颠覆性的创新与突破,方能打破困局,那么,快递行业未来路在何方呢?

对标国外巨头亚马逊,或许我们可以一窥快递行业的未来。

作为全球标杆企业,亚马逊早已开始布局人工智能,运用先进技术来彻底改造了企业生态、大大提升了物流效率。目前,这些永远不知疲倦的机器人已经开始逐渐替代人力,成为了效率更高、成本更低的“拣货员”“快递员”。

比如,下面这个桔黄色的小机器人,是负责拣货工作,过去人工作业耗时1个多小时的货品提取作业,它在15分钟内就能搞定!

还有送快递的无人机,假如你早上在上班的地铁上买了一件东西,晚上到家后就能发现包裹已经被投递到了家里。

最可怕的是,亚马逊最近又发明了一种黑科技,运用人工智能来精确统计每一个员工的“划水时间”,这就相当于在员工的身边安插了一个24小时无休的一对一“监工”,一旦偷懒马上提醒,严重者毫不犹豫地给予开除!

有数据显示,亚马逊一个2500人的仓库一年就解雇了300多人,裁员比例超过10%,而未来肯定会更多。

这真的太可怕了,过去,人都是来操纵机器,现在,机器开始取代人类,而未来,难道机器要统治人类?面对这些工作时间可以“24×7”、而且学习能力极强、工作精度极高的机器人,我们究竟有多少胜算?

这绝非危言耸听,面对行业增长的瓶颈,各大公司都在纷纷上马,布局人工智能,在这类劳动密集型行业,运用机器人来工作,不仅能够有效较低成本、还能够大大提高效率。比如说,如果用无人机来送货,那么就可以节省70%的物流成本。

因此,目前国内几大快递巨头的智能化趋势都在不断发展,而那些中小快递公司,由于缺乏足够的资金实力与技术底蕴来投入,自然会越来越丧失竞争力。

比如,目前京东已经在全国运营了20座大型智能化物流中心,还正在推进完全无人的智能仓库;苏宁也建成了亚洲最大的智慧物流基地,日处理包裹可达181万件;阿里菜鸟也在大力推进“智慧物流系统”,由机器人来自动完成拣货发货等工作……

快递行业的发展,其实是中国无数传统行业的缩影,在人口红利丧失的大背景下,企业需要以智能化的技术来实现组织变革、系统创新;而对于我们每一个人而言,我们最大竞争对手,变成了永远不知疲倦的极其,越来越多的人饭碗不保。

有媒体报道过,在京东的某一分拣中心,原有的300名分拣员工如今变成了只有不超过20人。这些机器人不需要吃饭、不需要休息,如果没电了,它们会自己去找充电桩补充能量。

毫无疑问,“机器换人”已经是大势所趋,刘强东此前就含蓄地表示过,未来京东将削减4万人,而这4万人毫无疑问说的是将被机器替代的快递人员。

未来已来,只是你毫无察觉。此前,花旗银行联合牛津大学发布过一份触目惊心的报告《TECHNOLOGY AT WORK v2.0》:中国77%的工作将会被机器人代替(这个数字,美国是47%,英国是35%)

可以想见,那些像快递员、拣货员、客服、司机等体力性工作,将逐渐会被机器所无情淘汰;而脑力劳动者,也未必安全,现在,越来越多的记者编辑、股票交易员、翻译等工作,也在被机器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