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经太原市邮政管理局组织申报,太原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审核通过,全市首批38名“快递小哥”获颁初级职称证书。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今年以来,全国已有多地陆续开展对快递工作人员的职称评定,最高的可评为正高级工程师。

  太原市本着一种应有的制度善意,对全市38名快递小哥进行职称评定,颠覆了传统语境下外卖是“大老粗行业”的传统认知,具有良好的示范和导向作用。然而,改善快递小哥的生活境遇不能仅仅限于评职称,应该让更多的社会恩泽眷顾到他们。

  眼下,随着新兴职业的兴起,外卖小哥正在成为新兴消费业态的生力军。驻足街头巷尾,不时地发现一些外卖小哥从我们身旁疾驶而过,他们的忙碌和辛苦由此可见一斑。然而,传统语境之下外卖小哥的生活境遇委实难以让人恭维。快递业组织经营的形式、劳动用工、利益分配不同于其他传统产业,目前一线快递职工劳动合同签订率不高,当发生劳动纠纷时,劳动仲裁存在困难。很多外卖小哥过着朝不保夕的生活,送一次外卖得一次辛苦钱,不送外卖就没有收入入账。显然,这种权益缺失是人们所不愿意看到的。外卖企业应该依法用工,不能让外卖小哥成为永远的“临时工”,这不是文明社会应有的品质和属性。毕竟外卖平台不是一种应急机构,它需要劳动者的长期支撑,除了“打通最后一公里”的外卖小哥外,还有更多的外卖幕后操作人员参与其中,如果没有外卖小哥的奔波,外卖也就失去了“输送管道”。

  其实,快递小哥评职称并不是太原市的首创,北京市已经有这方面的先例。北京市为了畅通外卖通道,积极推出创新举措,增设快递工程评审专业,设置技术员、助理工程师、工程师、高级工程师和正高级工程师5个层级。快递小哥评职称具有多重积极意义,一来有利于建立稳固的劳资关系。快递员要评职称,必须有稳固的劳资关系,倒逼外卖平台与外卖人员签订劳动合同。这种身份的固定化既有利于增强外卖企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也是一种市场经济条件下规范用工的客观必然要求。二来有利于劳动光荣的价值认同。如今的快递业早已不是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支撑起这一产业规模的,除了活跃在“最后一公里”的配送员,还有身处无人机设计、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前沿岗位的技术人才。这些岗位是需要知识支撑的,对外卖小哥评职称,能充分调动这些人员的积极性,让外卖沿着正确的轨道前行。

  社会文明和进步的重要标志就是让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快递业作为一种新型消费业态,理应受到社会的善待。外卖小哥评职称只是制度关爱的一部分,在其他方面更应该得到法律保障,比如劳动平等就业权、同工同酬权、以及其他社会福利保障等。只有从制度层面对外卖小哥进行制度保障,才能进一步彰显社会的文明与进步,快递人员才有“美好未来”,人们期待着这一天的早日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