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杨毅

快运行业今年以来融资动作频频。1月份至今,安能物流、壹米滴答、顺丰快运等先后宣布融资,其中,顺丰快运获得了3亿美元的可转债融资。

而快运行业只是中国物流行业这个10万亿元级大市场的细分领域。物流行业作为连通社会生产消费各环节的纽带,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角色愈发重要,尤其是在当前的疫情环境之下。分析人士认为,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2020年中国物流行业集中化、综合化与智能信息化的趋势或将加快,物流行业的投资将围绕着“价值”“产业”和“技术”三个关键词展开。

快运行业融资动作频频

近期,多家快运企业获得融资,同时行业启动价格竞争,格局分散的快运业务或是下个诞生物流龙头的战场。1月,大钲资本完成了对安能物流超过3亿美元的投资。2月,壹米滴答宣布10亿元D+轮融资。2月最后一个工作日,顺丰控股公告称,其子公司深圳顺丰快运完成3亿美元可转债交易,可转债认购方为中信资本、鼎晖投资及君联资本。

顺丰快运前身可追溯到顺丰集团2014年成立的汽配供应链事业部,目前形成了以重货包裹、小票零担、大票零担和重货专运为核心的业务体系。据顺丰控股公告显示,截至2019年12月31日,顺丰快运2019年度未经审计营业收入125.1亿元。

而顺丰快运仅仅是万亿元级快运市场中的一家企业。相较快递市场,快运市场目前集中度较低,根据运联传媒的估算,2018年中国零担前30强的市场集中度仅4.8%,市场上还存在不少小型的区域网络及专线快运公司。

在加速融资的同时,快运行业今年开启了价格战。据了解,顺丰、中通、安能、百世、壹米等陆续出台快运降价降费措施,包括中转费5至7折优惠、派费下调、免费入网、充值返利等等。

中信证券交运行业首席分析师认为,近期快运行业动作频频,显示了资本市场对万亿元规模、格局分散的快运市场继续看好。考虑到本次疫情的影响,快运行业有望成为继快递后下一个诞生龙头的物流细分市场。

2019年发生并购交易131宗

快运行业成为物流企业向其他细分领域延伸布局的一个缩影。普华永道近日发布的《2019年中国物流行业并购活动回顾及展望》(以下简称“报告”)显示,近年来头部快递企业先后布局零担快运、供应链、智能信息化等领域;而零担快运企业进军大件快递智能信息化领域;物流仓储企业亦加大布局网络货运、智能信息化等领域。

“物流行业日益同质化的服务已难以满足多样化的客户需求,领先的物流企业已围绕着自身主业开展产业价值链关键节点的布局,积极开展跨领域的投资并购,増强自身的综合竞争力和盈利能力。”普华永道中国内地及香港物流行业交易服务主管合伙人张锐表示。

物流公司扩大业务版图离不开资金支持。那么,在投融资市场遇冷的大环境下,物流行业并购交易情况如何?普华永道的报告显示,2019年中国物流行业的交易规模为730亿元,比2018年下降了26%。但并购交易数量由2018年的101宗上升至2019年的131宗,增幅达到30%。

平均每3天发生一宗并购交易意味着投资者对物流行业的投资热情不减。分析人士认为,在产业升级、消费升级的浪潮下,物流行业在中国经济社会运作的作用愈发重要,投资者对智能物流、综合物流的关注度持续增加。

统计显示,2019年,以物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等为关键技术的物流智能信息化领域继续受到资本方关注,交易数量增长68%至47宗,交易规模达327亿元,环比增长40%。在产业升级下,用户的物流需求更为系统化、多样化,综合物流服务受到关注。2019年综合物流有30宗并购交易,涉及规模近170亿元,数量和规模均环比大幅增长。

疫情或引发竞争变革

事实上,在物流行业集中化、综合化的趋势驱动下,产业投资者的投资意愿并没有受到复杂经济形势的太大影响,更多投资者看到了“危中机遇”,开展收购寻求整合扩张。

普华永道中国交易服务咨询部合伙人李俊伟表示,物流行业进入了竞争格局加剧调整的时期,优胜劣汰加速进行。2019年以产业投资者对成熟期企业的股权收购为主,而2018年则以金融投资者参与的成长期投资和战略投资为主。2019年,物流企业加快开展行业内投资收购,以巩固和扩大自身业务版图,交易数量环比大幅增加。

物流行业近年来的整体竞争环境愈发激烈,盈利水平进一步走弱,部分企业生存压力持续加大。一些竞争力较差的企业被迫退出,各细分领域的优胜劣汰正在加速进行。特别是在新冠肺炎疫情下,部分物流企业出现订单推迟、人员短缺等经营困境。

不过,疫情也为行业带来了“危中机遇”,对于物流行业,疫情考验着许多细分领域的生存能力,但也可能会引发产业发展速度和竞争格局的改变。

张锐认为,在符合物流行业发展趋势、战略布局清晰是物流企业在这次疫情中实现胜利的关键,而这些企业也将受到市场和资本的关注。资本将向核心竞争力突出的企业集中,产业投资者在未来一段时期内将会在并购交易领域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影响着物流行业的并购交易趋势。

普华永道报告预计,2020年,疫情中正常运营的物流企业的知名度和用户规模将増加,自建型电商物流企业的社会化进程或因此加快。同时,那些助力企业应对物流供应链危机的一体化综合物流企业,可能引来更多投资者的兴趣。而顺应“线上线下融合”的细分领域,如城市配送、即时物流、智能快递柜等,其市场规模将有所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