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异地京沪包裹在双十一凌晨1点下单,晚上7点10分,收件人就从顺丰小哥手中确认收货。

这份包裹凌晨从北京南站集散中心出发,一搭乘北京地铁—京沪高铁—上海地铁来到目的地。这不是特殊实验,而是顺丰最新“高铁极速达”产品的一个用户体验实例,甚至被媒体当做物流创新样本现场跟踪直播。

顺丰与中铁快运联手推出的这款高时效快递产品“高铁极速达”,利用“复兴号”载客动车组列车在京沪两地实现异地陆运当日到达,甚至将时间单位缩短为10小时之内,客户只需上午11:00前发件,即可当日21:00前收件,实现真正的跨城快递陆运的“朝发夕至”。

有一点值得特别注意,今年8月,顺丰刚刚宣布入手第40架货运飞机,成为航空货运实力NO.1。

几个月之后,顺丰又调转目光,在高铁物流运力上引爆了一枚“重磅炸弹”。

联想到顺丰最新财报中已经初见成效的大物流战略,我们不难发现,这家刚刚上市不到一年的物流公司,已经开始加速升级内功,一步步展示出自己的生态引领者野心。

应对消费升级,顺丰除了飞机还有高铁

利用高铁快递对于顺丰乃至整个物流行业来说都不是新鲜事,早在有动车班列时,顺丰就在利用高铁资源进行货物的运输,但以产品形式的合作确实是双方的初步尝试。

与以往合作不同的是,“高铁极速达”瞄准的是有紧急寄递需求的商务信函、标书合同、个人紧急物品、生鲜礼品、贵重物品等品类,运行初期优惠价为首重70元,续重每公斤30元,属于中高端快递业务范畴。

高端、商务、急件的运送业务一直是顺丰的强项,消费升级之后,这部分市场需求增长迅猛,给了顺丰持续投入高时效产品更充分的理由。与此同时,顺丰还试图进一步满足新零售对物流高效、精准、多元、个性化的多元化挑战。首当其中的,就是“快”字诀。

物流运力的王者,很多人认为非飞机莫属,这一点,从顺丰持续投入航空自有货运,扩充40架机队就可见一斑。未来三年内,顺丰自有货机规模还将翻一番达到80—100架。

同样是高时效产品,航空快递与高铁快递在不同场景下对快的诠释也存在差异。

航空的优势在于班次选择较多,到达区域交广,但中、段距离要么非主要航无及时服务,要么截单时间过早,加之航空及时快递受天气影响大,晚点概率高,这些市场痛点都是高铁的优势所在。

借助此次合作,顺丰不仅成功吸纳了中铁快运的高铁运力,还实现了高铁快递模式上革新。

据悉,中铁快运此次连续10天投入共170列、2650吨运力开办高铁快运业务,这其中有149列、2400吨运力被顺丰“承包”。

为了提高中转时效,顺丰将集中中转改成地铁接驳直送高铁模式,实现高铁图定网络与顺丰快递网的深度融合,包括特殊的门到门及按运输距离承诺配送时长的客户小时件服务、定制化的精准送达服务等等。

新消费时代,高铁应该与物流互相成全

中国的综合国力提升,“高铁、支付宝、共享单车、网购”这新四大发明可谓最直观的映射。

但高铁运力在物流领域的价值仍然没有充分释放,甚至可以说是严重浪费掉了。

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出台的规划明确表示,2025年中国将形成“八纵八横”的高铁网,在实现南北贯通、东西连接的同时,亦将催生大量的高品质货运需求,单靠国字头央企的力量显然不足以支撑,这也是中铁与顺丰合作的一大初衷。

高铁运力一旦高度市场化,不仅会大幅降低社会物流成本,优化物流市场资源配置,对于中国现代物流发展进程来说,堪称意义重大,甚至为一带一沿线经济崛起再添一把火。

从这一点看来,高铁有必要,也应该迎合新消费时代和市场化的趋势,与越来越蓬勃的物流产业互相成全,创造更大的商业与社会价值。

放到顺丰这家第三方物流公司身上,其考虑的重点则是如何顺势而为,搭台唱戏,利用中铁快运提供的所有运力支持,最大限度的拓展服务、研发新产品,强化运力优势,开启“高铁快递蓝海”的战略性部署。

据了解,目前“复兴号”单列货物专柜载量为800公斤,待到“高铁极速达”模式成熟之后,双方还可连线建网,横向复制该产品系列,扩展至更大的地域范围形成跨地即时物流网络。

比如在京沪高铁途径沿线南京、济南等地根据当地市场需求进一步合作。

一旦由点到面,形成规模,那么顺丰在高铁货运的布局将有望搭建起新的竞争壁垒,甚至成为比肩航空网络的又一大核心优势。

从市场来说,顺丰满足的是市场刚需和痛点,从战略上来讲,顺丰则是以高端、商务件以切口,为大物流布局深入鸣锣开道。

最新财报显示,顺丰快递业务之外的同城配、国际业务、重货、冷链四大新兴业务迅猛增长,五年后,新业务极可能与传统快递业务同分秋色。

而传统快递方面,则依靠运力提升与智慧物流,走向精细化、个性化的技术密集阶段,推动更多模式革新。

一个新,一个旧,一个横向拓展一个纵向升级,支撑起顺丰整个大物流战略。

空网+地网,顺丰四维运输网络之上的物流创想

当然,高铁也有解决不了的问题,而顺丰的杀手锏也并不只高铁一个。

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多样复杂,一二线大城市多利用航空、高铁主干道连接,可以视作物流体系的大动脉。

截至目前,顺丰航空主干运输网络已经囊括了40架自有全货机、15架外包全货机,6591个散航航班,客机腹舱航线1840条,日平均使用航班数量2819班次,通航城市覆盖含香港、台北在内的35个一二级机场。

公运输网络则深入到各个区域,形成向各个肌体组织输血的毛细血管。顺丰已经开通9,600多条运输干线和68,000多条运输支线,拥有约1.5万辆自有车辆,将物流输血功能遍布全身。

不过除此之外,依然有主干网络无法覆盖的四五线城市,甚至更偏远、网基础差的地区面临物流“少、慢、难”的困境。

怎么解决?顺丰的应对方案是搭建更智慧灵活的无人机物流系统,利用多种型号和场景应用的物流无人机作为航空货运主干网络的侧翼补充。

即便是偏远、地形复杂的地区,快件也能通过“无人机+货航”空运网36小时通达全国,构成顺丰“大型有人运输机+支线大型无人机+末端小型无人机”的三段式空运网,机动匹配并覆盖国家干线、城市干线及偏远地区的物流需求。

目前,顺丰的无人机产品队列包括短距离货运机型“H4四旋翼垂直起降无人机”,中远距离货运机型“Manta Ray固定翼垂直起降无人机”等机型。

今年10月,顺丰参与研发的大型长距离物流无人机AT200试飞成功,这款机型货仓容积10立方米,有效载荷1.5吨,巡航速度313公里/时,续航时间达8小时,是全球首款吨位级货运民用无人机。

在适航取证后,AT200物流无人机将投入批量生产,继而投入商业运行。有了这款世界级水平的无人机,顺丰的空网物流建设无疑是如虎添翼。

依靠这种前瞻性和执行力,顺丰已经夺得先发优势,成为国内首个无人机物流示范企业。

今年7月顺丰与成都市双流区政府签订合作计划,将投资7.4亿元在区内建设无人机总部基地、全国数据中心、运营中心,完善货运航线支线网络。

保守估计,顺丰仅在四川一省就需要至少20架1吨的大型无人机,如果包括辐射乡镇的小型无人机的话,估计仅四川一省就需上百架的布局。

高铁运力的加入,意味着顺丰覆盖空网(航空主干道、无人机航空网)与地网(高铁、公)四个维度的运输网络蓝图已经基本成型,从空中到地面、从远程到近端、既多项互补又独立并行地满足市场的多场景物流需求。

在讲求效率与体验的消费升级时代,顺丰的革新性再次确保了自己的先发优势和市场占位,放眼整个物流市场,多少有点一览众山小的况味。

往大了说,不管是“上天”还是“入地”,顺丰正在用肉眼可见的速度一次次颠覆我国现代物流的时效与体验概念,推动整个物流生态在市场与技术的双重驱动下,最终迈进极速时代。

也许不远的将来,我们享受到快递服务除了跨城当日达、无人机送货之外,还会更高端更多样。

纽约时报专栏作者托马斯·弗里德曼曾在畅销书《世界是扁平的》说,未来高度互联的世界将逐步消除地域、行业、贫富、文化的界限,最终实现“世界是扁平的”这一终极目标。

不过我们认为,在终极目标实现之前,物理表象上界限的跨越依然艰巨,而物流在这条推动世界扁平化的征途中,势必将释放出更大的能量。

作者:快递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