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智能商贸物流,是适应柔性制造、促进消费升级、实现精准营销、推动电子商务发展的重要支撑,是物流业发展的趋势和竞争制高点。依据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国发〔2017〕35号)、《商务部办公厅关于智慧物流配送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商办流通函〔2015〕548号)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大力发展智能科技产业推动智能经济发展建设智能社会的实施意见》等文件要求,制定本行动计划。实施期限为2018年至2020年,展望到2025年。
一、现状与形势
(一)发展现状。作为工业基地和港口城市,我市商贸物流发展基础条件得天独厚。近年来,围绕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落实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功能定位,大力发展智能商贸物流,推动物流业转型升级取得新成效。
一是产业规模持续扩大。2016年全市物流业增加值1400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7.8%。其中,商贸物流业增加值达到890亿元,比上年增长10%,占全市物流业增加值的65%。商品销售总额4.6万亿元,同比增长7.7%。外贸进出口贸易总额达1026亿美元。天津港货物吞吐量达5.5亿吨,集装箱吞吐量1450万标准箱。电商物流高速增长,规模以上快递企业完成业务量达4.1亿件,同比增长60%。
二是优势企业加速聚集。作为首批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电子商务产业示范基地加快建设,集聚了一批专业性或综合性物流企业,在仓储、运输、配送服务的基础上,物流企业积极向智能物流、流通加工、信息服务、物流金融等领域拓展。京东、阿里巴巴、亚马逊、苏宁易购、当当网、唯品会等电商巨头的区域性物流中心、结算中心相继落户,带动中通、韵达、圆通、顺丰四家物流龙头企业的华北区域总部来津扎根。截至目前,全市物流企业户数超过16000家。
三是标准化建设成效显著。重点在商贸连锁、电商物流、快消品生产、商贸批发、第三方物流五大行业推进物流标准化建设,推进标准托盘与供应链、共同配送、多式联运、甩挂运输相结合,形成了五种可推广、可复制模式。2016年,标准化托盘租赁使用量由试点前48万盘增加至80万盘,增长67%。物流周转箱应用增加至4700余万箱,配送金额超过44.3亿元,带板运输量320万次,比2014年增长10倍,试点企业仓储、备货效率明显提升,库存周转成本、货损率明显降低,装卸作业效率显著提升。
(二)面临形势。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处于关键时期。智能商贸物流通过连接升级、数据升级、模式升级、体验升级、绿色升级全面助推供应链升级,将深刻影响社会生产和流通方式,为物流业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一是政策环境持续改善,国家层面部署推进“互联网+”高效物流,国家发展改革委制定了《“互联网+”高效物流实施意见》(发改经贸〔2016〕1647号),为推动智能物流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二是智能物流前景广阔。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大量物流设施通过传感器介入互联网,物流在线化产生大量业务数据,数据驱动的商业模式推动产业智能化变革正在成为现实,物流云服务、“互联网+”物流服务、人工智能物流等创新模式层出不穷,预计到2025年智能物流市场规模将超过万亿元。三是智能物流发展还存在短板。物流互联网的覆盖度和精确度不高,基础设施投入不足,物流标准化成为制约,有效的监管体系、诚信体系尚未建立,企业观念还需要进一步转变。我市物流业专业化、信息化、集约化水平偏低,仓储、配送等新技术运用较少,这是制约商贸物流业成本降低与效率提升的主要因素。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习近平总书记对天津工作提出的“三个着力”重要要求为元为纲,认真落实市第十一次党代会和市委十一届二次全会部署,扎实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在天津的实施,牢固树立孝展理念,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重大战略,把握互联网、物联网背景下物流业发展规律,以满足生产和消费需求作为出发点,以信息化、智能化设备为载体,加强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优化供应链管理和资源配置,推动物流业与制造业、商贸业的融合,推动物流与商流、信息流、资金流的融合,推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与车联网的融合,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提升物流业综合服务能力和整体发展水平。
(二)基本原则。
——市场运作,政府引导。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强化企业在市场中的主体地位,更好发挥政府在战略、规划、政策、标准等方面的引导作用。
——强化创新,提升水平。加快传统商贸物流业转型升级,建立和完善社会化、专业化物流服务体系。鼓励商贸物流企业技术装备智能化提升改造,形成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智能商贸物流企业,提升产业规模和发展水平。
——完善标准,提高效率。推动物流业技术标准体系建设,加强一体化运作,实现物流作业各环节、各种物流设施设备以及物流信息的衔接配套,促进物流服务体系高效运转。
——整合优化,协同发展。加快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发挥信息平台的资源整合优势,创新运作管理模式,推进数据信息等资源共享,提高供应链管理和物流服务水平,形成物流业与商贸业、制造业、金融业协同发展的新优势。
(三)发展目标。围绕提升商贸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重点提升设施设备智能化水平,物流作业单元化水平,物流流程标准化水平,物流交易服务数据化水平和物流过程可视化水平。推广物联网技术、信息技术,加强物流企业订单处理、需求分析、数据安全管理,促进物流业经营模式创新。
——到2020年,提升物流设施设备机械化、自动化和标准化程度,及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智能终端、智能仓库等物流技术应用水平,为智能物流发展创造基础条件。打造1个智能物流配送示范基地(园区)、培育10个智能物流示范企业,推动配送效率提高20%,仓储管理效率提高20%。
——到2025年,通过建设智能物流云平台、完善城市配送体系、提升区域物流园区节点,形成“物流大数据中心+智能化城市配送体系+数字化园区节点”的智能物流体系,把天津打造成为全国智能物流配送示范城市。
三、重点任务
(一)主要任务。
1.完善智能商贸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物流园区转型升级,提升仓储、运输、配送、信息等公共服务水平,拓展物流园区增值服务功能。加强城市配送中心建设,支持具有公益性的城市配送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推动位于城市或城乡结合部的货运站场转型为社会化配送中心。加强城市末端配送网点建设,大力发展自助电子快递箱,提升末端配送网点覆盖率,完善配送停靠和装卸设施。
2.加快智能商贸物流技术装备应用示范。鼓励仓储企业建设智能化立体仓库,在各级仓储单元应用二维码、无线射频识别(RFID)、集成传感等物联网感知技术,实现感知定位、过程追溯功能;鼓励购置物流机器人、自动仓储设施、自动分拣设备等智能装备提高物流效率;鼓励建立智能化仓储管理系统,确保及时掌握货物“进、销、存、盘、调”(进出库、销售、库存、盘点、调拨)的相关信息。鼓励配送企业统一安装具有导航定位、运力资源调配、全程揽派货物、跟踪、优化配送线、实时径规划等功能的智能车载设备,实现对物流配送车辆、人员、环境及安全、温控等要素的实时监控和反馈。
3.推进智能商贸物流标准化建设。加快完善基础类、服务类商贸物流标准,形成覆盖仓储、运输、装卸、搬运、包装、分拣、配送等环节的商贸物流标准体系。鼓励和引导企业主动应用国家标准,支持行业协会、科研机构和企业参与物流标准的制订和宣传贯彻工作。以“互联网+”为驱动,推动适应电子商务、连锁经营、共同配送等现代流通方式发展的智能商贸物流设施设备标准化、服务标准化和信息标准化。发展单元化物流,以嵌入全球统一编码标识(GS1)的标准托盘(1200mm×1000mm)循环共用为切入点,带动上下游物流标准化水平提高。
4.强化智能商贸物流信息化建设。深入实施“互联网+”高效物流行动,构建多层次物流信息服务平台,发展经营范围广、辐射能力强的综合信息平台、公共数据平台和信息交易平台。运用市场化方式,提升商贸物流园区、仓储配送中心、末端配送站点信息化、智能化水平。推广应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机器人、无线射频识别等先进技术,促进从上游供应商到下游销售商的全流程信息共享,提高供应链精益化管理水平。
5.打造智慧物流装备研发基地。打造智慧物流装备研发基地,开展智慧物流装备研发、集成及产业化,逐步建立以科技创新为驱动,行业应用为核心导向,集研发测试、生产制造、运营服务、教育培训于一体的智慧物流科技产业示范区。依托天津在机械制造、系统集成、人才培养等领域的优势,结合物流体系升级的巨大需求,带动物流装备智能化发展,推动上下游及相关智能产业集聚,吸引国内外优秀资源,逐步形成“以点成线、以线带面”,以智慧物流为核心的智能产业集群。
(二)重点工程。
1.建设运营高效的智能物流示范基地(园区)工程。重点推进天津京津电子商务产业园区、京东智慧物流产业集群及全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应用示范基地建设,实现数据监控和物流流程监控,形成园区内部各个功能区之间的互联互通。加快先进物流技术和产业装备在园区企业运营中的应用,通过业务整体解决方案,推动园区企业有序竞争和互相合作,提高园区物流服务整体水平。鼓励智慧型物流企业落户园区,实现智慧物流产业孵化。通过信息化手段,统一园区内部管理和对外合作,建设服务园区内外的电子商务平台和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公共管理和服务智能化。
2.建立智慧化末端配送网络工程。支持京东、菜鸟、顺丰、丰巢等企业和专业化末端配送企业进行多方合作,通过信息化手段整合末端配送资源,实现末端物流配送的专业化、统一化,构建基于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末端物流配送体系。鼓励配送企业与社区服务机构、连锁商业网点、大型写字楼、机关事业单位、大学校园等单位开展广泛合作,设立物流末端配送站。大力发展以自助电子快递箱、智能快递站等为代表的智慧末端物流设施,提升自助设施的人性化体验和便捷性。
3.培育智能物流示范企业工程。引导商贸连锁、电商物流、快消品生产、商贸批发、第三方物流等企业利用信息化手段,将订单运营、分拣加工、客户服务等功能进行整合,利用二维码、RFID等感知技术,提高分拨效率,促进物流园区、仓储中心、配送中心货物信息的精准对接,加强人员、货源、车源和物流服务信息的有效匹配。
4.实施智能商贸物流标准化工程。在日用消费品、农产品、药品、电商等重点领域,在物流园区、批发市场、商贸连锁、社区便利店等商品集聚区,加快推进物流服务标准化,鼓励带托盘作业与共同配送、多式联运相结合,推动仓储、装卸、包装、分拣、配送等服务流程标准化。以标准托盘1200mm×1000mm循环共用和全球统一编码标识(GS1)商品条码为切入点,带动物流上下游相关设施设备的标准化衔接,提高物流链标准化、信息化、智能化、协同化水平。推动物流标签及箱码在仓储、配送、运输等环节的推广应用,加强托盘循环共用系统、物流信息服务系统建设,提供平台配货、配托等服务。
5.建设互联互通智能商贸物流信息服务平台工程。建立天津城市共同配送服务平台、天津市冷链物流监管服务平台、天津供应链服务平台,集聚整合物流供需资源,为用户提供采购、交易、运作、跟踪、管理和结算等全流程服务,加强平台间互联互通,实现全网联网调度,线下线上同步整合。通过冷链物流监管服务平台,对冷链物流业务分布热点、货源结构、流向分布以及车源结构等大数据进行挖掘分析,为客户提供个性化服务,提升用户管理、运作、决策和竞争能力。通过物流与供应链信息服务平台,推动制造、商贸企业与物流企业信息互通、联动发展,提高生产、流通和物流企业的及时响应能力,促进精益生产和服务,并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联动。
四、保障措施
(一)做好组织协调。市商务委会同有关部门,明确责任,加强组织协调,坚持市场主导,注重发挥政府部门、社团组织、企业等各方力量,形成合力。建立健全行业管理部门之间信息共享机制,提高跨部门、跨区域、跨行业的物流监管和服务协同能力。
(二)加强资金支持。2018年起,整合利用现有财政专项资金,在商业发展资金中每年安排2000万元,支持智慧商贸物流发展。重点支持智能化配送和仓储中心建设,推进智能物流基础设施更新改造和互联互通,支持智能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发挥滨海新区智能科技产业基金作用,优先向智能商贸物流企业提供支持。
(三)优化政策环境。认定符合条件的物流企业成为高新技术和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加大现代物流技术设备进口贴息、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等政策。创新监管方式,推动“无车承运人”个体司机异地开票和责任保险问题。加强物流信息化知识产权保护。
(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建立专家库,吸引在国际领域具有物流先进技术开发、应用经验的人才,为智能物流发展提供支持和服务。依托社团组织、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和职业技术学院,通过专题培训、课题研究、操作指南等多种方式,加快对技术型、管理型和操作型人才的培养,打造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
(五)做好宣传引导。加强试点企业经验总结,在现代物流技术应用、信息互联协同、管理模式创新等方面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和模式。通过案例分析、拍摄宣传片、现场交流、社交媒体等多渠道,加强试点示范经验模式的宣传推广,支持企业根据自身情况灵活运用试点经验,做好各区之间、企业之间、行业上下游之间的经验交流,促进我市智能商贸物流水平全面提升。
本文转自北方网 ,并不代表快递新闻网网(http://www.lcn2000.com/)观点,如有侵权可联系删除。更多有关发货技巧知识、骗术揭秘等资讯,欢迎搜索关注“快递新闻网”(xjcspc)微信公众号。 如果您有合作意向,欢迎咨询快递新闻网小编QQ:123100221。
作者:北方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