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IT时报记者 孙永会

编辑/ 孙妍

位于上海嘉定区安亭镇的物流网点,汇集了中通、圆通、韵达和邮政等多家快递公司。3月3日午后,《IT时报》记者采访了多位快递员,3月1日实施的快递新规,目前还未明显影响他们的工作节奏和形式。

“待会还是会放小区快递柜。”圆通快递小哥白飞(化名)负责某小区的快递配送业务,平均每天的送货量达450票。

3月1日,最新修订的《快递市场管理办法》正式实施,规定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未经用户同意,不得代为确认收到快件,不得擅自将快件投递到智能快件箱、快递服务站等快递末端服务设施。视情节严重,最高处以3万元罚款。

“索性辞职去送外卖”“配送费少了一半”……实施数日以来,快递新规已对消费者、快递从业者产生了影响,而新规是否已逐步落地执行?大多数快递从业者对《IT时报》记者说:“做法和之前差不多,还在听上级的指示和安排,会尽力满足用户的需求。”

消费者:送货上门或自由选择

双方的“博弈”

新规实施的第二天,在没有收到任何电话告知和短信确认的情况下,消费者小敏(化名)收到了来自韵达快递的一条取件短信,对此小敏心生疑惑:新规已经实施了,为何快递员并未按照相关要求做事?她坦言,自己不反对将快递放进快递柜或驿站,但希望自己能有选择和知情的权利,而非“先斩后奏”。

2月下旬,消费者钱先生遇到一件事,手机显示某个快递已签收,但自己并没有收到货,打电话给圆通才发现,快递小哥将快递放在了两个楼层中间的楼梯拐角处,最后导致快递丢失。双方协商多日,直到3月1日新规实施的那天,快递小哥才将货款赔给钱先生。

类似的情况接连在全国各地上演,消费者期待包裹能“送货上门”或者征得个人同意后放至驿站或快递柜,但在快递员心里,这一系列动作成本较高,且面临丢件的风险。

“一是每天的派送量很大,每一单都拨打电话寻求同意的话,很耗时;二是工作日常常发生电话没人接或打不通的情况。”在韵达快递工作了7年的徐志(化名)告诉《IT时报》记者,直接将包裹存至驿站或快递柜方便且安全。现阶段,徐志每日的送货量为400票左右,每件派费为1.2元,虽然存入快递柜要为每个包裹支付0.4元存储费,但快递员愿意“自掏腰包”,也不愿意送上楼。“如果后续实施全部包裹送货上门的话,希望派费能上调至1.8~2元。”徐志说出了心里的期望。

据今年1月下旬国家邮政局公布的2023年邮政行业运行情况,2023年,中国快递业务量累计完成1320.7亿件,同比增长19.4%。2024年全国邮政管理工作会议提出,今年预计邮政行业寄递业务量和邮政行业业务收入分别完成1715亿件和1.6万亿元,增速6%左右。

在如此庞大的数量之下,新规的实施对于快递从业者来说或面临一定挑战。不过,快递小哥们皆有一个共同的心声——涨派费是工作的动力。小敏亦表示,如果能实现全部包裹的送货上门,自己愿意另付1~2元/单的爬楼费给快递员们。

快递员:涨派费

一天打电话确认要花10小时

新规实施之初,消费者埋怨为何快递员不送货上门,而快递员则吐槽派费太低。谁来为送货上门买单?消费者、快递员还是快递公司?快递员们也支了几招实用性较强的解决方法。

“我希望能给我们一个过渡期。”来自四川绵阳的快递从业者皓杰(化名)说,每天上午7点,他准时到分拣中心完成分拣,当日的11点开始送货,货量多达600件。皓杰算了一笔账:从离开分拣中心准备派送的那一刻开始打电话,以确认是放驿站还是送货上门,每个电话按1分钟算,此举需要10个小时,忙碌到深夜后,最后仅能送几十个包裹。“睁眼又是超累的一天。”皓杰表现了无奈。于是,他认为可以提供差异化服务,即送货上门按照包裹重量或楼梯、电梯房等要素支付上门服务费给快递人员。

按包裹重量计算派费也是圆通快递员王强(化名)认同的观点,他向记者展示了一瓶20千克重的洗衣液,以及一个体积略大的箱子。“我们无论多重,包裹多大,派费只有1元钱。”王强表示,也可以学习京东、顺丰等企业的方式,让劳动者多劳多得。

走访日,《IT时报》记者了解到部分快递从业者对新规的反馈,总体如下:有人回应尚处于适应中;有人表示模式和新规实施前差不多,消费者提出送货上门的要求时,便再上门,倘若没有另外提出要求,则默认放至驿站或者快递柜。“目前还未收到上级的具体指示和安排,走一步看一步。”一位从业者说道。

“不能搞一刀切。”圆通快递网点负责人认为,新规的执行离不开前端消费者在提升派费上的支持,再者是电商平台增加“送货上门”或者“送至驿站、货柜”等选项,将选择权交到消费者手上;此外,企业需要大规模招聘员工,以满足上门送货需求。

“快递新规真正实现落地执行尚有一定难度。”互联网分析师丁道师表示,一方面,需要更为健全的法律法规以防止部分人钻法律漏洞的情况,另一方面,则需要消费者、电商平台、物流企业、快递公司等相关的参与方共同联动,方能共建有序的行业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