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王是成都某某公司的快递员,他以朴实、热情的品格服务着每一位客户。他常说:“干了这份工作,就要认真负责。”无论是天晴下雨他都坚持将快递及时安全的送到客户手中。小王近期的困惑或许正是千千万万快递小哥的烦恼,那么快递小哥真的会面临失业了吗?
如今,用于物流的无人配送车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京东、苏宁、菜鸟、阿里巴巴等电商企业纷纷展示了自家的无人驾驶产品,以京东为例,无人配送车升级到了第四代,虽然能实现无人配送,但还没有学会爬楼梯,无法完全取代快递员。
而目前来看,无人配送车和快递员更像是一对CP。按照京东集团X事业部自动驾驶中心总经理杨晶的说法,该设备可以和配送员形成互补,让人的配送效率在机器的协助下增长近十倍。从技术的角度看,处于智能化初期阶段的物流车,的确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所以,快递小哥们暂时还无需担心。
当前,以乘用车为主的车企热衷于自动驾驶,仍需要大量测试和投入,更重要的是安全性问题让开发变得谨慎。
近两年无人驾驶汽车事故频发,据不完全统计,由于无人驾驶技术的不完善,2015年一共发生7起交通事故,2017年有30起,2018年也已经发生了5起。例如,震惊世界的2018年3月的一起事故,美国一辆Uber无人驾驶SUV将一名女性撞倒。该行人被立即送往当地医院,但随后被医院方面宣告抢救无效死亡。同年5月,美国一辆Waymo无人车与本田轿车相撞造成测试员受伤。
不论是国家监管力度,或是技术水平,无人驾驶汽车的落地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如果将目光转到科技公司,就会发现物流车设备在与人工智能、自动驾驶等技术深度融合后已率先落地。
相关报告显示,2018年国内智慧物流市场规模预计将超过1000亿元,未来几年年均增速将达到20%。基于智慧物流在降本增效上的巨大空间,不少互联网巨头都在加快布局。
今年6·18京东、苏宁两家同时在北京上线了自家的无人配送车服务。京东配送机器人自主停靠配送点,由雷达+传感器进行360度环境监测,自动规避道路障碍与往来车辆行人,准确识别红绿灯信号并做出相应决策,做到了自动化配送的全场景适应。
自动规避道路障碍与往来车辆行人
人脸识别、输入取货码、点击手机APP链接三种方式取货
7月4日,百度宣布,将与中国最大的商用车智慧服务平台——狮桥展开深度合作,同时联合各界开发者与主机厂开发智能驾驶货车,共同建设干线物流运营解决方案。
同一日,苏宁物流与百度自动驾驶事业部联合宣布,将加速落地物流自动驾驶技术,在2020年实现末端配送的自动驾驶技术普及和无人配送车的规模化量产。
7月6日,京东企业购和德邦快递举行合作签约仪式,德邦快递将依托京东智慧采购体系展开低值易耗品采购、定制化集中采购等系列合作,通过引入京东的基础设施管理经验和技术及服务实现德邦快递的“降本增效”。
此外,菜鸟也不断推出包括菜鸟无人车、无人机、菜鸟快递塔、菜鸟驿站智能柜、菜鸟小盒等系列智能黑科技,提供从最后1000米到最后0米的全面解决方案。
早前就有业界人士预测,无人驾驶率先落地的将是场景应用。比如学校、机场、园区等较为封闭的场景之中。在这些地方,运输是在一个相对固定的范围之内,车辆的行驶路线、周围的环境大都是可控的,发生安全危害比较小,即使发生事故,后果也不会特别严重。
因此,就当下的社会需求以及技术水平而言,不难理解,无人驾驶会更倾向于先应用于风险相对较低的物流行业,而且无人驾驶物流车的运用,可以提升物流企业形象,对于日后的销售和融资带来积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