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假期,一个流动的中国处处迸发着繁荣发展的活力。人们在城市享受着便捷的物流,在大山深处,偏远乡村,物流一样繁忙。曾经堵在“最后一公里”的乡村物流,随着现代物流体系不断完善,一辆辆满载牵挂和思念的快递物流车辆穿梭在群山峻岭之间,为乡村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为乡村振兴增添新活力。

央视《新闻直播间》报道中通小哥张骞快递进村的故事

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全县149个村庄分布在鄂西武陵山余脉的大山深处。中通小哥张骞在这些大山中跑了近30万公里路。国庆节这几天,快递量特别大。

国庆期间,张骞依旧在自己的快递站工作,保障周边村民们的快递服务

山高路远,沟壑纵横。在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张骞负责派送的五个村子,共有近2000户农民散居在海拔200米至1600米的山峦里,地域面积超过200平方公里。“这些地方货量少、价格低、货品也分散,快递点大多只到乡镇一级,进不了村。”然而,张骞却在家乡秀峰桥村承包了一个快递站点,成为中国物流地图上最后一公里的接棒人。

每次从县城拉快递到村里,张骞都需要行驶157公里山路

张骞设在秀峰桥村的快递站点,距长阳县城有157公里的山路,张骞隔天往返县城一次。这几天,平均每次进村差不多都有千余票快递。因为送快递,张骞成为附近村里的红人。张骞货车的驾驶室里塞了很多村民送给他的板栗、苹果、猕猴桃,都是乡亲们家里自产的,只要他上门,老乡们就会顺手给他捎上一点。“有时候我上门收快递,他们给子女寄一点,顺带送给我一点,说路远,让我在车上吃。我这个工作就像一个桥梁,连接父母跟孩子的爱与思念。”张骞说。

把大山外琳琅满目的商品带回家,把家里的牵挂用一包包土特产传递给亲人,张骞每天都奔波在亲情传递的路上,送的是快递,传的是温情。

丁家银婆婆是秀峰桥村村民,老两口的三个孩子都在城市里工作,这个假期不能回来团聚。放假前,她给张骞打了电话,准备了三份自己做的小菜,请张骞帮她寄给孩子们。快递对于老两口来说,已成为了传递亲情的纽带。“我这个房子是去年盖好的,家具都是孩子们在外面通过快递给我寄回来的,电饭锅都寄了几个,包括这个炒锅、抽油烟机, 我们老了自己也不能出去买,都是他们寄回来的。”丁家银婆婆的老伴余哲民说道。

村里的农产品贴上中通面单发往全国各地

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很多村庄是番茄、辣椒、白菜、萝卜等高山蔬菜的产地。除快递之外,张骞还承担着村里散单物流业务,村民田间地头的新鲜山货都是通过他运往县城的配送站。“我们这边山大人稀,货物比较少、比较分散。我们的任务就是一户一户的去农村里面收,很少的货拉过来马上可以变成钱,解决老百姓的实际问题。”张骞说,“像我们这样的站点都有便民服务群,如果市场上有需要,像西红柿、鸡蛋、辣椒等,我们都会在群里说一声。老百姓看到信息后,都会给我们回复,哪怕他们只有七八个鸡蛋,我们也可以上门去收,这么少都能给他们卖出去,村民真的挺高兴的。”

张骞在自己的快递站点整理到件包裹

村民的零散农产品随时可以通过张骞的货车送出大山,加入全国的物联网。这样既畅通城乡经济循环,也改变着农民的生活方式,让他们在大山里也体验到新的消费形式,感受到互联网时代带来的便利和幸福。而乡村物流也让张骞这个曾经外出闯荡打工的年轻人在家门口找到了自己的出路,依靠这一单单物流快递,他在老家盖起了楼房,买了两辆车,小日子过得美滋滋的。

张骞说:“我这个名字还是个名人,他是出使西域,打通了中国的丝绸之路,现在我或许就是延续了他2000多年前的精神,通过快递,把农村和县、市乃至全国连在一起。”

金秋时节,火红的辣椒、橘红的西红柿、金黄的玉米,在长阳县广场上铺展成硕大的丰收图景。土家儿女跳起了摆手舞,用自己的方式迎国庆,庆丰收。丰收了,对快递物流的需求更旺盛了。随着“快递进村”的提档升级,农村快递正迎来属于自己的黄金时代。山还是那座山,物流一下子打开了山门,畅通了气血,让广袤的山乡融入了流动的中国,焕发出勃勃生机。

来源:综合央视《新闻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