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平时每天的快递运送量在200票左右,但是最近快递量增加很快,仅一上午就差不多送了300票,简直比‘双11’的时候还多。”在位于深圳福田区一个小区的快递临时交接点处,一位中国邮政的快递人员欣喜地向记者表示。2020年春节以来,虽有疫情因素干扰,但快递企业在做好有效疫情防控措施的同时已在2月份便运转了起来。(《证券日报》3月4日)

  大年初一,很多快递公司都表示,开通全国各地驰援武汉救援物资的特别通道,全力保障疫情防控相关物资运输,并提供全程免费运输和配送服务,优先确保各类医护用品第一时间送达武汉。往小了说,很多人从网上紧急购买的口罩、消毒液、酒精等物品,也是通过快递才早日拿到手中。

  可以说,在这段非常时期,快递业成为最具存在感的行业之一,消费者恐怕从未像现在这样依赖快递,使得它成为连接供需两端甚至是保障国计民生的“硬核”担当。

  小区门口是快递小哥忙碌的身影,空旷的道路上有穿梭的物流车辆,就连国务院常务会上,也专门提出要支持交通运输、快递等物流业纾解困难加快恢复发展,打破乡村、社区“最后一公里”投递障碍。无他,这个平时看起来可有可无、似乎只是给生活“锦上添花”的行业,如今担负着为很多人“雪中送炭”的任务。商铺关门歇业、小区严管出入,可全家人的生活还要继续,“买买买”的需求甚至比平时更强烈。因此,快递业在旺盛的需求下显示了其市场价值与社会担当,更为不少复工企业打开线上销路提供了便捷。

  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快递业务量达到630亿件,按照14亿人口来进行计算的话,平均每人就买了45个快递。这背后,是消费者的巨大需求,当需求不断得到满足后,网购和订外卖也日渐成为国人的生活方式,甚至是刚需。此次疫情,就是一次集中展示。

  “便宜且快”是快递业的价值所在,更是中国快递业在国际上的标签——国内的快递费用只有美国的1/6。这其实不难理解,快递业是一个劳动密集型产业,而中国的劳动力成本较发达国家低得多;同时,中国城市的人口密度更高,这意味着快递员的投递成本会降低,可以做到“薄利多销”。因此,在经济崛起和消费升级的背景下,快递业的异军突起绝非偶然,而且比其他国家更有优势。设想,如果此次没有成熟发达的物流和快递业救急,很多人的生活质量恐怕会大打折扣,而消费者不得不频繁外出采购所带来的安全隐患,更是难以承受。

  为疫情防控提供强大支撑的快递业,经受了考验,展示了力量,且必将在复产复工和新经济发展中继续发挥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