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记者 张平
“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在主业经营游刃有余时向相关领域拓展是顺理成章的事情,这在近几年的快递物流领域里尤其明显。中通、顺丰、韵达、百世等大型快递企业纷纷跨界快运;同时,德邦等快运头部企业也将目光转向快递。而一波热闹的跨界浪潮后,企业发展却各有不同:有的经营日渐稳定,有的需要面对亏损的考验,还有的浅尝辄止、改弦易辙。那么,业务上存在重合的快递、快运,是否存在着“跨界玻璃门”? 企业在向综合物流服务商转型的过程中,又该注意哪些问题?
跨界企业密集调整
不适应症初步显现
近日,德邦股份(603056)发布一季度财报,报告期内营业收入54.76亿元,同比增长16.74%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905 万元,同比降低149.14%,基本每股收益-0.05 元。
对此,德邦方面表示亏损有两方面原因:一是行业受季节性波动影响较明显,同时面临同行低价竞争压力;二是成本压力较大,一季度公司人力和运力成本均有增加。但物流和快递行业规模效应显著,德邦的成本投入是为了提高产品竞争力,业务上的优势会随着管理变革慢慢展现。
5 月20 日晚间,韵达股份(002120)发布公告,拟放弃对控股子公司运乾物流的增资优先认购权,持股降至18.99%,运乾物流不再纳入公司合并报表范围。
公开资料显示,运乾物流于2017 年10 月正式起网,主营韵达大件快运业务,为顾客提供电商大件、小票零担和惠至达等产品和服务,共有25个控股子公司,均为全国各地提供快运业务的分拨公司。韵达2018 年年报显示,报告期内,运乾物流营收5.67 亿元,同比增长73%,营业成本达到了6.34 亿元,净利润为-1.75 亿元,2019年一季度继续亏损达0.34亿元。韵达方面表示,此举旨在“进一步聚焦主业,集中资源强化主业核心优势”。
此外,申通和圆通在跨界快运初期也有些不适应,实质性业务有待破局。
综合物流服务是趋势
深耕制造业为突破口
对快递和快运领域的头部企业来说,向综合物流服务商转型是大势所趋。
“ 中国快递行业将依次经历完全竞争、龙头竞争和寡头竞争共三轮生命周期。目前已经进入龙头竞争的快递行业,其核心焦点是运营效率和卡位布局。”长江证券研究所交通运输行业首席分析师韩轶超表示,从这个角度理解,快递企业延伸产业链是必然选择。
“ 企业在转型初期,必然会遭遇跨界阵痛,试错不可避免。”北京物资学院现代物流产业研究院院长邬跃对《中国邮政快递报》记者表示,在市场和资本的加持下,企业有能力投入大量资金拓展相关业务。“ 需要注意的是,资本是柄双刃剑,虽然能推动企业尝试新业务,但可能缺乏韧性,从而出现迅速切入市场、遭遇困境、迅速退出的情况。”
近几年,跨界而来的企业,看到了电商市场的规模和增速,多将目光锁定在这一领域。“实际上,电商平台卖东西的方式也在发生变化。”邬跃表示,在消费领域,“干线+仓配”的时效优势明显,同时,美团等即时物流从农产品等特定市场入手,向上游延伸物流服务。“同场竞技的不只有物流业的友商,还有跨行业、跨领域而来的平台巨头企业。”
对于跨界经营的快递企业来说,他们要在保住快递主业服务质量不降低的同时拓展快运业务,在快递业现有的规模和增速下,给企业运营成本提出了更为严峻的考验。在成本压力下,跨界企业通过建立货车平台、吸引货车车主注册降低成本,但这有可能降低企业的运输组织能力,降低对运输链条的管控,给服务质量带来隐忧。
“ 快递企业最大的优势就是网络,在跨界快运时,要充分利用全国性网络。同时,还要将目光放宽,不应只关注电商市场。”邬跃表示,电商快运市场虽然增速快,但对价格敏感度较高,随着入局者的增多,市场很快会进入充分竞争阶段。“因此,企业要塌下心来深耕制造业市场,以快运为突破口强化供应链服务能力。”
邬跃尤其提醒,以往,无论是学界还是企业,对制造业物流的研究没有给予太多关注。目前,国际经济形势复杂,大国间高科技比拼的背后是高端制造业的较量,而供应链是制造业的重要一环。建议相关快递物流企业要摒弃毛躁心态,专注业务、深耕市场,在制造业领域拓展新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