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3日,美东时间盘后,即时物流服务商达达集团(DADA.US)发布Q3财报,财报数据显示,达达Q3总营收为16.8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9.6%,净亏损为5.43亿元,同比扩大25.12%,不按照美国通用会计准则的净亏损为4.5亿元,同比增长40.62%。这意味着前三季度,达达总营收48.34亿人民币,净亏损18.93亿(去年前三季度,达达净亏损11.71亿)。截至三季度末,达达持有现金15.54亿,去年同期持有现金27.53亿;年初至今,股价大跌4成,最新市值52亿美元(约405亿港元,332亿人民币)。
达达集团创始人、董事会主席兼CEO蒯佳祺表示,“达达集团始终致力于推动零售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升级,为消费者带来卓越体验,以满足他们不断变化的需求。我们很高兴与京东进一步深化全渠道战略合作,共同挖掘即时零售行业的巨大潜力,并携手为零售商、品牌商和消费者创造更多价值,助力实体经济发展。”
达达上市一年半以来的业绩数据显示,是不是已经错过了最佳的完全一骑绝尘的机会呢?一年多来,达达有至少4次好的机会完成“独走”?第一次是敲锣上市的最亮光时刻,没有一鼓作气?第二次是2020年12月,达达股价创出61美元/ADS,应该选择出击?第三次是京东宣布增持达达股份,应该全面提升全国覆盖率?第四次是去年疫情时期,无接触配送最受欢迎的时刻,全面提供解决方案?
作为单独上市的即时物流公司,达达也许错过了“最最轻松的时刻”?完成自我超越的最好机会?
年初,很多中外投资者朋友和我们探讨:达达在资本市场的凌厉“旋风”能持续多久?今年还能持续吗?
我们维持年初的观点是,维持相对谨慎的看法。
达达上市至今,股价最高点是61.27美元/ADS,出现在2020年12月1日 。
从目前的资本市场结构和竞争环境看,我们认为当下的市值还是有不小的挑战,除非以下这些路径得到根本解决。从营收的角度看,没有超出各方的预期;从利润的角度看,亏损继续扩大;不过投资者更关注的依然是营收结构、对京东、沃尔玛的依赖度、GMV、全国覆盖率、市场下沉度、行业解决方案的能力。
半年度的时候,我们曾经提出,结合国内同城配送的规模效应,达达的营收收入必须尽快要达到100亿元,其中至少有六成不依赖京东和沃尔玛,是达达独立完成的,显然2021年全年,达达将肯定完成这个目标;如果这个问题解决了,那达达就会进入下一个增长规模,如果这个问题一直解决不了的话,我们认为还是有很多悬念的…即时物流领域的最激烈的竞争还在前方…
财报显示,2021年第三季度,达达集团旗下京东到家服务、商品销售收入的比重较去年同期上升,即时配送服务收入比重较2020年有所下行。京东到家服务今年第三季度录得收入为10.72亿元,较2020年同期增长83.88%。达达集团即时配送服务录得收入5.93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5.9%;商品销售收入2178.1万元,同比增长55.2%。达达快送平台营收为6亿元,在总营收中占比35.3%;京东到家平台营收为11亿元,在总营收中占比64.7%。
达达集团年活跃消费者数量为5710万,较去年同期增长1980万,同比增长53.1%。
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12个月,京东到家平台的GMV(商品交易总额)为372亿元,较2020年同期增长74.6%。
成本方面,今年第三季度,达达集团的总成本为22.8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9.8%。其中,由于达达集团即时配送中的同城配送服务订单量增加,致使骑手成本增加,2021年第三季度,达达集团的运营成本为12.36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18亿元。
同期,达达集团销售和营销费用为7.8亿元,较2020年同期增长56%;研发费用为1.48亿元,同比增长43.7%。
关于第四季度,达达集团预计,其总收入将在20亿元至21亿元之间。此外,在达达集团即时配送最后一公里配送服务可比基础保持一致的前提下,2021年第四季度的总收入将同比实现88%至97%的同比增长。
截至2021年9月末,达达集团的资产总额为61.15亿元,较上年末减少56.12%,去年同期资产总额为64.43亿元,负债总额为15.12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