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价涨七成,电商提早囤箱
新华调查
“原来不到4元钱一个的纸箱,现在涨到了6.5元左右。去年9月以来,纸箱价格已上涨69%。”10月11日,南京电商“西域良品”负责纸箱采购的刘邦国告诉记者,“为了‘双11’,上月订的5.5万个纸箱大部分已到货,老板才放下心来。”
备战“双11”,电商们订购纸箱往年一般要到10月底,今年却提前到了9月份,个中缘由,就是因为遭遇了“纸箱危机”——价涨货缺。
一天一个价,还不一定有货
《2017中国快递领域绿色包装发展现状及趋势报告》显示,去年快递纸箱总使用量约86亿个,其中快递企业直接使用的约占43%,剩余57%为卖家、电商平台提供的包装。省邮政管理局市场监管处处长杨月新介绍,全省电商件占比约为45%。
说到快递纸箱,多家电商负责人感慨:一天一个价,还不一定有货。南京济丰包装纸业有限公司是一家大型纸箱生产企业,三四成产品销售给电商、快递企业。业务经理孙桂芹说,进入纸箱行业15年来,就数今年价格涨得最猛。上游的原纸去年最高5100多元/吨,目前已涨到6400元/吨,原纸厂家不仅限量供货,还要求现金预付,下游纸箱厂家压力很大。为了“双11”,电商提前一个多月订购纸箱,现在找来的新客户,她根本不敢接,只能尽量满足老客户的订货需求。
天猫“衣拉拉”旗舰店专门销售童装,平均一天消耗快递纸箱约2000个。老板杨庆林介绍,去年网店纸箱成本不到50万元,今年涨价加上销量增加,达100万元,实实在在地感觉到压力。公司定制有减震效果的气泡袋,这个月开始部分代替快递纸箱。一要看会不会压坏商品,二要观察是否影响消费者满意度。
孙桂芹也接到一些老客户反馈,如果能用塑料袋就改用塑料袋。卖家冯冬梅则认为,规模大、有品牌的卖家更注重用户体验,会谨慎更换,也有电商会上调价格来消化部分纸箱成本。
纸箱回收,各方都在喊难
快递纸箱的回收利用,到底难在哪里?
刘邦国问,货发出去了,怎么回收包装?回收发到外地的纸箱,运费肯定高于纸箱价格。杨庆林说,即使卖到同城,也没有人力上门回收,请快递员帮忙带回来,同样产生费用。
卖家无力回收,自带物流的电商平台呢?近年来,多家电商平台推行纸箱回收,但成效并不理想。苏宁物流集团市场部市场总监代永华说,去年苏宁二次利用200万个纸箱,节约200万元,但回收的纸箱仅占3%到5%,“对这个比例不满意”。不理想的原因包括:买家缺乏循环利用意识;包裹送到快递柜或由物业代收,无法当场询问买家是否愿意回收;快递员来不及回收等等。
由纸箱的发出端进行回收很难,那么接收端呢?
今年前8月,全省快递揽收量21.09亿件,投递量19.61亿件,收投比为1:0.93。从全省“面”上看,揽收量、投递量基本持平,但在高校等已经开展回收的“点”上,这两个数字悬殊。在江南大学校园“快递超市”包装回收区,收取包裹的学生在此拆开包装,留下盒子,拿走商品。快递超市负责人陈晓春介绍,回收的纸箱、泡沫盒、填充物等材料,免费提供给寄件学生二次使用。学校平均每天收快递7000多件,但寄件量只有两三百件,所以大量还能使用的材料只能进废品站。南京工程学院“好轻松”快递服务中心,日均收件量达万件,投递量仅为三四百件。快递中心经理周军说,收进来的快递六成以上是纸箱包装,其中能二次利用的占两三成,但也远远大于学生寄件需求。
要重复利用,还要从源头减量
在无锡锡兴苑小区,保洁员耿阿姨每天早上都能拾到20多个快递纸箱。她把纸箱踩扁、捆好,卖到废品收购站。虽然废纸箱回收价从去年的0.4元/公斤涨到约2元/公斤,耿阿姨还是为这些纸箱感到可惜,“好多纸箱能再用,浪费哦”。
造纸专家、南京林业大学轻工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翟华敏说,将废纸制造成新的纸板,使用后回收再造,理论上这样的过程可以反复进行。不过,废纸制浆回收过程会产生能源消耗、环境污染和纸浆损耗等。1吨废纸回收后,大约只能生产0.8吨纸浆。所以,还是要尽量倡导在强度足够、外观符合需求的情况下,重复利用快递纸箱。
今年4月以来,苏宁开始用塑料材质的“漂流箱”代替快递纸箱。买家在自提点,取出商品后将“漂流箱”留在自提点。如果送货上门,快递员会将“漂流箱”带走。目前,已投放“漂流箱”5万个,为苏宁节约300多万元。代永华认为,网购产生的快递纸箱要回发货环节,确实很难,应积极考虑使用环保、可循环材料代替纸箱,同时杜绝过度包装,从源头减量。
“要管理一个纸箱,并非不可实现。有的电商觉得快递纸箱回收再用不现实、不划算,主要还是只看到眼前,或没有真正想办法去进行回收。”翟华敏建议,国家出台一些鼓励政策,创业者也可以研究市场需求,尝试开展专业快递纸箱回收经营等活动。
去年“双11”,全省快件揽收量达1.33亿件,快件投递总量1.05亿件,日峰值达2500万件。省邮政管理局预测,今年“双11”揽收量、投递量均将比上年增长30%以上。菜鸟网络表示,将联合专业回收企业,在南京部分高校加大快递纸箱回收力度。
纸箱价格大涨,倒逼电商、快递和消费者更积极地从包装减量、使用可降解包装、循环使用包装等方面,促进快递“绿色化”。
本报记者 朱秀霞 浦敏琦 徐冠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