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国快递发展指数报告

2021年,我国快递业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奋力推进行业改革发展,胜利完成“千亿万亿”目标,行业与经济社会发展融合度持续提升,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作用有效发挥,高质量发展步伐更加坚实有力,顺利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

一、整体情况

2021年,中国快递发展指数为1571.5(以2010年为基础,基期值为100),同比提高24.8% , 行业发展稳中有进。从一级指标看,发展规模指数为 3609.4, 同比提高27.5%,规模增速超出预期;服务质量指数为197.2 , 同比提高0.4%,时效水平有所恢复;发展普及指数为475.1,同比提高14.1%,城乡发展更加均衡;发展趋势指数为76.6 , 发展韧劲仍然较强。

二、分项指数

(一)发展规模指数

2021 年,发展规模指数为3609.4 ,同比提高27.5% ,规模增速保持在中高位。

发展规模指数图 2 : 2010 一 2021 年发展规模指数

市场规模达千破万。 2021年,全国快递业务量完成1083亿件,首次突破千亿件,同比增长29.9%;业务增量再创历史新高,达249.4 亿件。行业延续快速发展态势,发展动力依然强劲。日均快件处理量近3亿件,最高日处理量达6.96亿件,快件处理效率与峰值处理能力稳步提高。2021年,全国快递业务收入完成10332.3亿元,首次突破万亿元,同比增长17.5%。市场规模扩大的同时,竞争仍然激烈。在政策引导和持续治理的双重作用下,低于成本提供快递服务的行为得到初步遏制。

业务结构变化初现。疫情期间,快递业充分发挥网络优势,在畅通国内大循环中发挥重要作用。一是异地业务仍处高位。从全年整体情况看,异地业务保持较快增速,异地业务量仍在高位运行,全年共完成920.8亿件,同比增长32.8%,高于行业平均增速。业务量在全行业的占比达85%,同比提高1.8个百分点。二是同城业务加速发展。 2021年,同城业务量完成141.1亿件,同比增长15.9%。四季度,同城业务增速超过异地业务增速,呈加速发展态势,快递业在助力本地消费方面发挥了更加积极的作用。

区域发展更趋优化。一是城市群业务发展稳定,适当外移促进均衡。 2021年,长三角、粤港澳、京津冀和成渝等四大城市群业务量占比仍超七成,增速为22.9%,在全国占比下降近4个百分点左右,业务量有所外移。从城市看,业务量排名前10的城市,整体增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省会城市业务量整体增速为27.1% ,在全国占比下降0.8个百分点,其他城市与省会城市差距缩小。二是中部发展持续加快,整体规模继续扩大。2021年,中部地区快递业务量在百亿基础上仍保持高速增长,达158.1亿件,同比增长42.2% ,高于全国增速12个百分点,在全国的占比达14.6%,同比提升1.3个百分点。中部地区快递业务收入达1332.9亿元,同比增长27.6 % ,在全国的占比达12.9% ,同比上升1个百分点。中部各省业务量增速均超30%,整体发力趋势明显。

产业生态协同融合。2021年,快递业在贯通生产、流通与消费等环节发挥优势,产业生态日益完善,协同共享深入推进,专业化、精细化服务能力有所增强,全环节全领域服务水平稳步提升。与电商协同发展方面,快递企业助力打造短视频直播电商基地,创新“直播+寄递”一体化操作方案,与电商平台密切合作,开展多轮促销活动,推动业务量从单峰值向多高点转变。与快递业务密切关联的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全年达10.8万亿元(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 2021 年国民经济和杜会发展统计公报.国家统计局),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的比重达24.5%,有效支撑生鲜、农村、跨境等多领域电商蓬勃发展。与现代农业协同发展方面,快递企业不断完善农产品寄递解决方案,服务深度、广度均有所增强,培育出日照海鲜、信阳毛尖、怀化冰糖橙等100个年业务量超千万件的快递服务现代农业金牌项目。全年农村地区收投快递包裹数量不断增加,为加速释放农村市场潜力活力、支撑服务乡村振兴作出积极贡献。与制造业协同发展方面,快递企业为制造企业的产品流通提供有力支撑,积极探索将寄递服务嵌入制造企业生产环节,在医药领域提供“端到端”温控项目解决方案,在家电家装领域提供仓配送装一体化服务,累计打造1900多个业务收入超百万元的快递服务制造业项目。

(二)服务质量指数

2021年,快递服务质量指数为197.2,同比提高0.4% , 寄递服务保持总体平稳,时效水平得到一定恢复。

服务质效稳步提高。2021年,快递服务满意度得分为76.8分,较2020年提高0.1分。其中,时限测试满意度得分为69.9分,较2020年提高0.7分。全国重点地区快递服务全程时限为57.08小时,较2020年缩短1.15 小时。 72小时准时率为77.94%,较2020年提高0.83个百分点。快递服务有效申诉率为百万分之0.26。 2021年,快递企业一方面加大网络优化力度,通过增开直发线路、减少中转频次、扩大自有运能规模等多种措施,有效压缩转运时长,提升寄递时效;另一方面加大客户服务力度,通过智能应用和人工客服相结合的方式,实现售后问题精准定位、简单高频问题有效分流,进一步优化客服处理流程,提升售后服务满意度。同时,快递企业聚焦细分市场,创新服务内涵,推广隐私面单和定制化包装解决方案,为高校毕业生、退伍军人提供定制化服务,着力满足个性化需求。

基础能力稳步提升。 2021年,快递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速,网络运转效率持续提升。在网络枢纽建设方面,邢台、潮州、银川、眉山、南宁等智能仓建设运营,兰州、昆明等地智慧枢纽、智能产业园开工建设,广州、胶州、湖州、保定、上饶等多地分拨中心开工建设、投入运营,快递枢纽网络不断健全,干线转运与分拨能力有所提高。在综合运能建设方面,航空运能明显提升,行业专用货机保有量超130架,行业自有航空公司新增全货机国际航线20余条,鄂州航空货运枢纽建成校飞。公路与铁路运力规模持续扩大,高铁运输快递线路稳步增加,旺季期间实现高铁快递常态运营,中越公路等多条跨境通道得到有效利用。在海外网络建设方面,快递企业不断完善国际快递网络体系,累计建成海外仓240个、面积近200万平方米。

科技创新加速赋能一是无人科技推广应用。快递企业持续推动无人车、无人机多场景运营。试行无人机“快递进村”业务,大型物流无人机西北运行基地揭牌运营,支线物流无人机运营航线正式开通。“双11”期间,数百辆无人车投入运营,单日单车极限运力突破600单,有效缓解末端投递压力。二是自动化、智能化、数字化应用更加广泛。自动分拣设施在县域小型分拨中心和揽收端加快推广应用,智能客服、六面扫描仪、RFID接收器、机械手臂等设备在无人仓、智慧枢纽加速投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应用不断深化,实现前端精准预测、中端实时跟踪、后端动态对接,全流程运营效率大幅提升。

(三)发展普及指数

2021年,发展普及指数为475.1,同比提高14.1%,寄递网络的均衡性有所提升,行业发展成果惠及更多百姓。

普惠发展成果显著。2021年,快递业有效发挥民生保障作用,通过服务网络下沉农村,使发展成果惠及更多人民群众。年人均快件使用量为76.8件,同比增加17.7件,增幅进一步扩大。快递业务收入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值达9‰, 同比提高0.3‰,对经济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在政策推动下,快递员派费水平有所提升,合法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为社会稳定做出积极贡献。

末端服务创新融合。2021年,快递业末端服务网络持续健全,智能快件箱规模稳中有升,全国共建成末端公共服务站达 16.1万个,增幅明显。末端服务多样化发展,跨界合作不断深化,与医药、生鲜、食品等领域加强协同,不断提供端到端、点到点业务,有力服务群众生活需要。

农村寄递体系不断完善。2021年,“快递进村”工程扎实推进,交快、邮快、快快等合作模式多元发展,寄递末端共同配送、客货邮融合等模式加速应用,“快递进村”覆盖率进一步提高,江浙沪等地基本实现“村村通快递”。多地通过建设县级寄递公共配送中心、农村电商快递物流服务中心、农产品产业园等基础设施,进一步优化“寄递+农产品”“直播+快递”等服务模式,有效助力农产品上行。

(四)发展趋势指数

2021年,发展趋势指数为76.6。2022 年,我国经济面临疫情防控、需求收缩、预期转弱等多重压力,行业发展的不确定性因素增多。在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推动消费持续恢复的总体部署下,行业增速将保持在一定合理区间,“贯通”社会生产、“畅通”经济循环的重要作用将得到积极发挥,进一步为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提供助力。

在“两进一出”工程的深入推动下,行业将进一步拓展服务领域,涵养产业生态,持续推动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为行业创造更大增量空间。

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引导下,行业将不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加大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智能装备应用推广力度,促进行业自动化、数字化和智能化升级,更好发挥无人配送优势,为抗击疫情和复工复产做出积极贡献。同时,续落地见效规范行业竞争秩序、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将持行业将聚焦精益管理、提升服务规范水平,统筹区域布局发新动能,实现新发展。精准服务、精细布局,协同产业集聚,不断激发新动力,实现新发展。

来源:国家邮政局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