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创/深圳商报记者 黎莉

据报道,近日京东已经完成对德邦快递的收购,德邦快递董事长兼总经理崔维星将退出,京东将委派高层接手。对此,德邦方面对记者回应称,目前还没有确认,以正式公告为准。京东方面暂未做出回应。

#京东已完成收购德邦快递#的话题迅速登上微博热搜榜。在讨论区中,不少网友表达了对京东物流的喜爱,认为这是一次互补和强强联合的收购,希望收购后德邦快递的服务能跟上。

也有网友直言,”菜鸟和顺丰的压力大起来了。”。

还有网友认为,这种收购看上去是资源整合,实际上是垄断。

此前,德邦股份曾发布公告称,因控股股东宁波梅山保税港区德邦投资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正在筹划与股权结构变动相关的重大事项,鉴于该事项存在重大不确定性,为保证公平信息披露,维护投资者利益,避免造成公司股价异常波动,经公司申请,本公司股票自2022年2月28日起停牌,预计停牌时间不超过两个交易日。

3月1日,德邦再次发布公告称,停牌期间,交易各方就控股股东股权结构变动相关事项进行了进一步沟通协商,尚未签署相关交易协议,公司预计无法在2022年3月2日开市起复牌。为保证公平信息披露,维护投资者利益,避免造成公司股价异常波动,经德邦股份申请,该公司股票自2022年3月2日起继续停牌,预计停牌时间不超过3个交易日。

事实上,关于德邦将要被收购的消息自今年1月起就频频被传出。

据天眼查App显示,德邦物流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8月,注册资本10.27亿人民币,法定代表人、董事长为崔维星。股东信息显示,宁波梅山保税港区德邦投资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其最大股东,持有6.83亿股,占总股本比例66.5%。韵达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持股6.52%,崔维星持股4.19%。

目前,德邦股份对外投资百家企业,其中90余家为存续状态,包括江西精准物流有限公司、广东精准德邦物流有限公司等。这些公司分布全国各地,多数位于浙江、上海、广东、北京等地,版图涉及物流运输、货运代理、投资管理、包装服务、电子商务等。此外,德邦股份还在上海开设有15家分支机构,其中11家为存续状态。

德邦被收购并非空穴来风

快运和快递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快运通常指重量、数量和体积相对较大货物的运输方式,常见于企业或者公司中,而快递指的是小型货物的运输方式。

成立于1996年的德邦则是依靠快运业务起家和逐渐扩大规模,但随着安能为代表的加盟制快运网络兴起,顺丰等其他快递巨头们也不断将触手伸向这一细分领域,德邦的快运市场份额受到严重侵蚀。随后,德邦意识到了过度专注于快运这一细分赛道的风险,并在2018年转型,全面发力快递业务,德邦物流由此改名为德邦快递。

然而转型谈不上成功,此后的几年,德邦的快运业务收入连年下滑,直接竞争对手顺丰快运和安能物流的收入则连年上升。据智研咨询的数据显示,我国市场快运行业企业格局较为集中,顺丰快运2020年市场占比20.3%,居行业之首,为德邦股份的近两倍;德邦股份占比11.0%,安能物流占比7.8%。

不仅如此,转型之后,德邦的快递业务收入也增长缓慢。虽然在快递票数和收入来看都呈现增长的态势,但不足1%的市场份额,从规模上看似乎不具备太多优势。

业务表现不佳,加上内外环境和内部策略调整等影响,德邦交上了一份上市以来“最差业绩”:1月28日,德邦发布的业绩预告显示,2021年德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减少3.8亿-4.9亿元,同比减少67%-87%,2020年同期为5.64亿元。

股价表现上,德邦股份的股价今年以来一直处于下跌状态,直到被传出将被收购的消息后,才出现较大涨幅。

尽管目前还没有确认收购信息,但是业绩不复往日的德邦,需要一个较大的变革动作来改善业务量与财务数据,无论是内部的策略调整还是与其他公司达成合作,都需要向市场展示更多可能性和想象空间。

累计收入破万亿,快递业的2021年跌宕起伏

“进与退、逆势与混沌”,快递行业专家赵小敏这样形容疫情中快递市场竞争的变化,在赵小敏看来,一些头部企业把握住了市场变化的节奏,在不断进攻,而还有一些企业可能面临着“还要不要做下去的”选择。

2021年,快递行业经历了一系列的事件:从年初的业绩暴雷,4月开始的政策拐点,下半年开始修复的单价以及突破千亿的规模。

先是第一季度,顺丰业绩爆雷。当时,顺丰市值一度跌超2000亿,王卫身价缩水千亿。王卫在2020年度股东大会上向投资者致歉,并坦诚在管理上有疏忽,“类似的问题不会出现第二次”。

其次是“价格战”的结束。2021年4月,极兔、百世快递因“低价倾销”被浙江省义乌市邮政管理局处罚,停运、整改部分分拨中心。且在该月,浙江省政府第70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浙江省快递业促进条例(草案)》(下称《条例》),这也是行业首个致力于遏制恶性“价格战”的政策举措。记者注意到,《条例》包括了“快递经营者不得以低于成本的价格提供快递服务”等若干规定,并将于2022年3月1日起施行。

据智研咨询数据显示,从城市快递业务量来看,2021年金华(义乌)市快递业务量完成1163887.9万件,占全国快递业务总量的10.75%,占比最大。义乌是快递业重要的产粮区,也是快递业价格战的核心区域,而在2020年义乌的快递单价一度跌破1元。

2021年7月,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做好快递员群体合法权益保障工作的意见》,提出要制定《快递末端派费核算指引》和《快递员劳动定额标准》。此后,市场监管总局也发布《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修订征求意见稿)》,界定低价倾销行为及相应的处罚标准。上述政策涉及多个部委,而在地方,浙江、江苏、湖南等多地邮管局也针对整顿无序低价竞争做出了部署。

政策对于市场无序竞争的监管很快得到了反馈,在2021年下半年,快递单价开始修复,一些快递公司的单票价格出现了连续数月的同比正增长。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9月初开始,多家加盟制快递公司宣布全网派费上调0.1元/票,持续了两年的“价格战”终于趋向熄火,行业获得价格拐点。

2021年,全国快递业务量累计突破千亿件,业务收入累计超过万亿元,中国快递包裹数量占到全球一半以上。国家邮政局公布的2021年邮政行业运行情况数据显示,我国快递年业务量达1083亿件,同比增长29.9%;业务收入累计完成10332.3亿元,同比增长17.5%。

2021年,快递企业集体闯入“百亿件”大关。顺丰、中通、韵达、圆通、申通、邮政EMS等快递企业年内业务量均达到超百亿票规模。其中,顺丰、申通、EMS首次“入围”,而中通则以年业务量完成223亿件位列首位。

2022年,快递业的“变局之路”怎么走?

2021年,中国快递迈过了千亿大关,在疫情中维持了亮眼的行业增速,2022年还能否维持这样的增长?

快递咨询机构双壹咨询总经理龚福照预测,2022年快递会从增量竞争转向存量竞争,增速会明显放缓。这种增速放缓叠加上此前一轮上市公司在产能方面的资本开支高峰,市场有可能从产能不足向产能过剩转变。

在快递行业专家赵小敏看来,2022年总量的增长会否维持,还在于消费的政策会不会发力。在赵小敏看来,即便是总量增长不如预期,企业的资本开支依然要维持,不过需要投向更精准的方向。

原中国邮政集团上海研究院院长,现上海市交通委科技委邮政快递专业委员会主任周焕德认为,在这种(中国快递突破千亿)情况下,快递要从关注量的成长转变为关注质的提高,及如何从世界快递大国转变为世界快递强国的发展,这将是国家和社会各界关注的重点。整个国家邮政快递业的政策方向应会着重于快递强国的建设。

周焕德表示,2022年国家首先应该关注快递问题已经成为一个基本民生问题,所以要从法律层面将快递服务纳入国家公共服务体系中,要由国家对其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发展,尤其要关注快递末端配送服务的规范化、可持续化问题,要在末端整合资源、规范用地、合法用工、提高效率上发力用功,促使我国快递业健康持续发展。

审读:喻方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