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自CNSPHOTO

对于像顺丰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顺丰控股”)这样一家多年来牢牢占据中国快递行业第一梯队位置,但却从不停止“折腾”,多方尝试要在主业之外寻求更多发展空间的企业而言,只有在其核心业务真正遭遇到挑战的时候才能真正为外界所理解努力试图走出“舒适区”的重要性。

顺丰控股近日发布了其今年前三季度财务报告,虽然仍然达到654亿元的营收,并实现30.28亿元的净利润,但相比去年同期却有16.87%的明显下滑。即使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28.21亿元,同比增幅也只有6.49%。

自登陆资本市场以来顺丰控股在营收和业绩方面持续的上升势头就此被遏止。而不仅仅是财务上的表现,去年以来,顺丰控股的股价持续下跌,市值蒸发了1616亿元。公司实控人王卫的财富也随之缩水了985亿元。

顺丰快递作为快递行业的霸主,在最近两年中也频频遭受挫折,市值蒸发1616亿也说明了快递行业正在面临改革。实际上顺丰控股早就已经意识到主业的“天花板”终究会到来,也早早开始各种新布局的尝试。

包括早期不太成功的线下零售门店尝试,对货运无人机商业运营以及货运航空枢纽建设为基础构建的三段式空运网络在内。同时还通过并购以及合资的方式不断为主业加码。

10月下旬,顺丰控股发布公告宣布以55亿现金收购德国物流巨头DHL在中国内地、香港及澳门的供应链管理业务,同时被收购的还包括管理团队和相关的科技和技术。

此举也是顺丰控股继与美国联合包裹速递(下称“UPS”)在香港成立合资公司以及收购美国冷链巨头夏晖物流在华业务之后,又一次与国际巨头的牵手。

如果说与UPS的合资是着眼于跨境贸易和全球市场的拓展,而收购夏晖物流是全面布局附加值较高的冷链业务,那么此次并购DHL的供应链业务显然也是将业务从基础的物流服务提供商向全方位综合性物流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变的关键一步。

顺丰控股方面表示,在这次交易完成后,整合标的公司将有效提升顺丰供应链物流业务现有能力,帮助顺丰更好地把握中国供应链物流市场的行业机遇。

以上这几点发展得再好,但终归不是顺丰的主要业务,“快递”才是其发展的重中之重,痛中之痛。

从行业来看,顺丰近年来在快递业务量方面的表现并不出色,仅以顺丰与圆通、申通、韵达三者自2015年以来的业务量进行对比,顺丰均处于最低态势。从中国快递巨头企业2017年的市场份额中也可以看出,顺丰占比最少,为7.9%,要低于通达系与百世的市场份额。

2018年10月17日,圆通推出直营运营的独立品牌“承诺达特快”,定位于中高端市场,这也意味着从2015年开始酝酿的圆通B网正式落地。直营+中高端产品的定位很难让人不联想到对标顺丰,更何况自2015年以来,相比顺丰,圆通的快递业务量确实喜人。

此外,电商平台京东的自营物流也于2017年逐渐向社会市场开放,并于2018年10月18日上线个人快递业务,而且上线的个人快递业务,定位服务于高端人群,业界都在猜测,此次布局,剑指顺丰。从长远来看,短期内京东快递不会搅动基本固定的市场格局,但长期不可低估,对顺丰也会造成一定影响。

王卫认为,“未来,快递业真正要面对的竞争,不是来自同行,而是像谷歌一样的高科技公司”。顺丰朝“科技公司”努力,无可厚非,也顺应时代潮流,但核心业务“快递”不能分心,这是个脚踏实地的活儿。顺丰想要扭转自身发展所遇瓶颈,除了开拓业务线之外,更需要保全自己“快递老大哥”的地位,继续保持并加强自身“引流”能力。

(综合自:华夏时报、长江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