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恶意差评通常是存在于线上购物平台的不正当竞争现象。恶意差评师在没有根据的情况下对商品给予差评,达成打压竞争对手的目的。而目前,恶意差评的范围已经不仅仅局限于线上购物,也存在于特定行业中。

当下,无论是网购平台,还是外卖、点评网站,客观真实的用户评价都是非常重要的经营以及考核指标,也是消费者作为线上甄别商品和服务是否靠谱的重要依据。然而,“恶意差评”的出现不仅混淆了消费者的视听,更将勤勤恳恳经营的企业、商家推向万劫不复的深渊。

今天小编要讲的是关于快递行业的“恶意差评”。某个快递企业为了在市场上打压竞争对手,利用当下的快递评价系统和规则,定时、定量发起对同行的攻击,完成“服务差评”,甚至将此纳入工作惩罚机制进行考核。

同根手足,相煎何太急

近日,一名韵达快递员在网上大倒苦水,直指韵达快递在“恶意差评”方面的举动无异于自断根基,为了抹黑同行,不惜给自己的业务员下硬性指标:群发任务,定时定量,目标明确;对完成不了任务的网点,甚至列出了详细的惩罚计算公式。目前涉及的网点有,大港韵达、文登韵达以及天津韵达。

可见,韵达部分网点的客服不但要处理自家的客户的各种需求,还得挪出时间给别家“使劲”泼脏水,也难怪处理投诉时效性差呢。

“申通、中通、圆通、百世,顺丰、每家差评一个”、“点,玩命点,全都点,一天十张,同行差评”……爆出的截图如下,证据充分,一览无余。

原来一直以为是用户给的差评,没料想竟是同行下的黑手。被抹黑的快递企业,用自己的产品品质和优良服务在市场竞争中取得的优势,却轻易被韵达中伤,何其无奈,何其悲凉!

此事究竟真假几何?

有业内人士将传的最火的几张截图发给韵达进行求证,得到了这样的答复:此事是员工个人所为,总部并未对此行为进行授意。

轻飘飘的一句解释便将黑锅扣向员工。

对于这种非官方的回应,有人点明,这类下黑手的操作,自然要“借刀杀人”,总部显然不会明文发布或要求执行,大多是口口相传,直逼一线业务员完成“抹黑版KPI考核”。殊不知基层员工早已苦不堪言,吐槽不断,大大影响企业凝聚力和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

还有人质疑,既然韵达表示此为员工行为,那他们的动机何在?是完成同行差评有奖励?还是抹黑其它快递企业能为自己增加业务量?正所谓杀敌一千,自损八百,韵达使出这种卑劣手段践踏同行的方式,就算能逞一时之快,却始终不是长久之计。消费者可能会被短暂蒙蔽,但终有发现实情的一天,这时候,韵达又该如何自处?一个不懂自省,不懂尊重消费者的快递企业又何谈服务品质?更遑论对标头部快递企业,加快战略布局,实现高速发展了。

为优择法者治,为劣择法者乱

良性竞争千千万,恶性竞争只一种,若把他人当傻子,后果自负有你受。

把手伸向别人的衣兜,侵害别人的权利,管束别人的事情,而忽略自身的不足。不管韵达快递的“恶意差评”到底是员工个人行为,还是总部暗中操作,都不会产生任何积极向上的导向和结果。

要知道,这世上并没有因为恶性竞争而长存百年的企业。

如今,快递行业进入淘汰赛的白热化阶段,为了所谓的“弯道超车”,某些别有用心的快递企业在谋求发展的过程中热衷于旁门左道的偏法,丝毫不顾及法律红线以及道德底线,昧着良心,黑了心肝,为了打倒竞争对手,不择手段,投机取巧皆可为。

反观那些用心服务消费者的快递企业,莫名其妙蒙受不白之冤,声誉受损不说,因恶性竞争遭受的损失由谁负责?更甚者,还可能被挤出竞争赛道,导致“劣币驱逐良币”。

试想,如果快递企业都深陷勾心斗角的漩涡,还谈什么高质量发展?还说什么走向国际市场?你死我活的恶性斗争中,除了多败俱伤,谁还关心产品和服务?谁还关注消费者体验?

选择什么方式、用什么方法就是风向标,就有什么样的企业作风。方式导向正确,才会对下属员工形成正向激励,吸引更多的人才脱颖而出,更好推动企业发展;方式导向出现偏差,则容易打击员工积极性,带坏企业优良之风,危害企业的未来发展。

前段时间几起服务业的“恶意投诉”事件才刚刚平息,如今,“恶意差评”行为一波又起,为了竞争,为了打垮对手,各家快递网点和快递员们付出的“代价”实在太多了,是时候停下来好好反思了。

实际上企业的恶性竞争是人性趋利和贪婪的表达。其要害在于只顾当前,放弃长远,只有小环境,放弃大格局。如若所有快递企业均采取“以牙还牙,以眼还眼”的处事方式,快递行业大概也要变得乌烟瘴气了。所以,“恶意差评”这种举报式竞争,足以对整个快递行业造成巨大且难以弥补的损害。

最后,小编想说的是,市场经济下的自由竞争绝非肆意妄为的“残害无辜”。无规矩不成方圆,如何保证快递企业的茁壮成长,除了健康的生存环境和企业自律是远远不够的;面对纷乱的恶意差评乱象,仅凭道德上的谴责亦是扬汤止沸,治标不治本。如此丑行,亟需相关部门的重视与介入,依法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机制,将恶性竞争的不齿行径扼杀于萌芽之中,为广大快递企业打造一片纯净的竞争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