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当下中国快递市场最重要的“增量极”,拼多多的重要性和行业地位不言自明。相关资料显示,目前拼多多平台的包裹量已经与阿里淘系平台的包裹无限接近,而且按照目前的态度,拼系包裹量很有可能反超淘系包裹量,成中国内第一大包裹流量平台。
伴随着巨量包裹的产生,“逆向”物流方面的退换货需求,尤其是上门取件的需求也与日俱增。
当上门取件退换货成为一种“刚需”,甚至成为能够直接触达C端消费者的另一个流量入口,为了提升消费者体验和战略卡位,电商平台势必要进行干预。比如最典型也最成功的代表——菜鸟裹裹。
问题来了:没有“裹裹”的拼多多,在这一块是怎么做的?
2020年起,拼多多正式推出上门取件退换货这项目服务。落地的思路和方式也秉持了一贯的开放性原则,即由第三方合作伙伴来承接。有意思的是,虽然“开放”,但拼多多上门取件退换货的合作伙伴却只有一家。这个唯一的合作伙伴,既不是性价比相对较高的通达百,也不是与其关系暧昧的极兔,而是价格(收费)最高的顺丰。
关于这个事情,老鬼曾专门写过一篇文章来分析背后的动因和暗流:上门取件退货,拼多多为何只用顺丰?不明原委的老铁可以点击复读。
这不是重点,重点是——顺丰一家独占拼多多退换货业务的局面,正在被打破。
根据老鬼斋群友的可靠消息:
韵达近期已经开始承接拼多多的退换货业务,为此还要求业务员(包括乡镇地区的)全部下载拼多多快递员版APP,以方便业务开展。其所在区域的订单已经切给韵达。
拼多多此举有何深义?为什么是韵达?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1
拼多多引入“竞争”
之前的文章中,我们在分析拼多多退换货为何对顺丰情有独钟时,曾列出两大动因——
1.联顺丰是“最优”选择:阿里的菜鸟裹裹有三通百世撑腰;京东有自建物流独挡一面;被认为是“嫡系”的极兔,规模虽然已稳入千万级,但在终端网络的建设和揽派能力上,远远满足不了上门取件退货的需求。
这个时候,正在向中低端电商件市场发力的顺丰就扶摇而上了。加上王卫本就是拼多多的早期投资人,有这层内在关系的背书,双方的信任与合作,更显稳固。
2.“拒阿里”是深层考量:准确说是防止菜鸟裹裹的渗透。经过多年的布局和深耕,裹裹在电商退换货领域的消费认知已经养成。有了这个认知,菜鸟裹裹“社会化”的路子也越来越顺。除了阿里系的淘宝、天猫、聚划算、闲鱼等自有电商平台,外部的电商平台也可以接入裹裹。或多或少,这都是一种潜在的威胁。
此一时,彼一时。问题又来了:现在为什么又引入韵达了呢?
鸡蛋最好不要都放到同一个篮子。老鬼的朋友安德华直言:拼多多此举最大的考量就是引入“竞争”。当一个市场或者说业务趋于稳定的时候,只依赖于一家合作伙伴,显然是有风险的。韵达的接入,对顺丰既是一个掣肘,也是服务上(其实更多可能是成本)的一种鞭策。
对拼多多来讲,引入“竞争”会让上门取件退换货这项业务更加稳定和良性。当然,韵达进来了,后续也不排除其他快递接入。
顺丰之外,之所以首选韵达。是因为韵达虽然也曾被阿里的资本渗透,但仍算不上是阿里系成员。在几大电商平台“快递代理人”的站队中,韵达也自始至终保持着独立。韵达的接入,没有改变也不会影响拼多多短期内“拒阿里”的战略考量。
实际上,早在2020年12月29日,农历春节到来前夕,韵达就已经与拼多多纳入“投名状”。彼时,拼多多发布了“2021年春节不打烊”公告,其中明确提到:韵达和极兔将作为拼多多平台2021年春节活动的快递特约合作伙伴,为拼多多平台商家提供额外的履约时效和物流轨迹真实性保障。
老鬼当时就预言,敢于纳“投名状”,背后必然有着脱不开的利益绑定,或者说对利益绑定的可观预期。现在看,韵达终于等来了这份预期。
2
韵达“抢量”突围
韵达为什么急于要接入拼多多的上门取件退换货?当然是看中了这项业务(电商逆向物流)能够带来的增量。这个领域的增量,在电商大促期间尤其明显。
安德华说,退换货的便利性会影响用户进行二次消费的概率,任何电商平台都不能忽视逆向物流管理问题。对于快递企业来说,逆向物流可以增添业务量,价格比正向物流利润更高,并可衍生出其他附加业务。
理清了这个逻辑,再来看韵达的算盘,其最大的目的和诉求就是借势拼多多来舒缓自身的流量焦虑。
一方面,与中通的“榜首暗战”持续多年未果,差距反而有拉大的苗头;另一方面,圆通触底反弹后的势头异常迅猛,与韵达的差距逐渐缩小,大有反超之象。
双重挤压下,韵达的焦虑可想而知。此时能够接入拼多多的上门退换货,即便是作为顺丰的“备份”,对韵达来讲,仍然值得放手一搏。
顺丰、韵达之后,我们不排除拼多多后续还会接入更多的快递合作伙伴。只是:站在当下研判未来,如果拼多多的“逆向物流”通道有一天真的向通达系全面开放,届时几大电商平台恐怕又要围绕这个稀缺的流量入口引发新一轮暗战了。(来源:驿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