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电脑、佩戴耳麦,家住西湖区的周惟克开启了一天的工作。她是圆通的一名云客服,肢体残疾出行不便的她,经过浙江圆通速递有限公司的残疾人就业培训,如今在家就能为客户提供业务咨询、登记反馈、业务下单的服务。
收派快件、帮忙配送生活用品,一早,家住萧山区的沈国忠就在“圆梦家园”快递驿站忙活起来。他是身患“肢体三级”残疾的退休电工,在浙江圆通速递有限公司的扶持帮助下,五十几岁的他在家门口实现了再就业。
目前,整个圆通体系有超过7000名像周惟克、沈国忠这样的残疾人员工。去年,圆通和中国残联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实施“圆梦行动三年计划”,根据制定的行动计划,双方将在3年内解决2万至3万明残疾人及其家属的就业创业,“云客服”和“圆梦家园”就是其中的项目。
圆通速递党委书记、董事长喻渭蛟不止一次强调,残疾人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也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他们虽然身体有残缺,但不缺梦想、不缺意志、不缺才华。“残疾人事业是高尚神圣的事业。帮助残疾人就业创业,既是圆通‘服务社会、强企为国’使命的具体体现,也是着眼企业发展、实施‘德善圆通’和‘用人属地化’战略的具体举措。”依托自身网络优势和产业优势,圆通速递探索实践的“助残共富”模式如今已颇具成效。
圆通智慧是传递真心实意的尊重
和无微不至的关心
就业是改善残疾人生活,帮助残疾人迈向共同富裕的关键,也是支持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实现人生价值的实际举措。但往往企业与残疾人员工之间的供需存在不少矛盾,一方面,企业雇佣残疾人员工的过程中面临许多实际困难与问题,如对残疾人员工的管理,残疾人劳务纠纷处理等一系列雇佣风险;另一方面,许多残疾人由于生理和心理的原因很难匹配到合适的岗位。
面对这样的困境,圆通速递就“如何更好地服务于残疾人员工”“如何让他们有更舒心的工作环境”“如何让他们在工作中得到成长”等问题进行深刻思考。
在岗位设置和办公形式上,圆通速递提供了灵活多样的选择。其中,“云客服”通过居家办公和集中办公两种方式为残疾人提供就业岗位,这其中,有适用于视力残疾(低视力)、肢体残疾的语音客服岗,也有适用于听力残疾、语言残疾、肢体残疾(可打字)的文字客服岗。“圆梦家园”则遍布各个社区,让残疾人可以就近就业。
来到圆通速递助残基地浙江共享客服中心,敞亮舒适的办公空间,敲击键盘声和沟通交流声从不同工位上传出,一切都井然有序。基地设有培训室、阅览室、茶水间和餐厅,体现了实实在在的关心。
残疾人员工除了能够感受到工作生活上的无微不至,还能体会到企业真心实意的尊重。今年44岁的刘水平是圆通浙江省区残疾人客服基地的客服组长,身高一米左右的她被判定为肢体四级残疾,曾在以往的工作中被区别对待。在圆通速递,刘水平从基层做起,一步一个脚印,今年升职成为残疾人项目客服主管,在这里,她强烈感受到工作的快乐和人生的价值。
“有一次,我们团队有个新员工说,真没想到圆通会有这么好的待遇,另一位员工马上回她,这就是爱。在这样的环境里工作,我和大家都感受到幸福,我们对这份美好也倍感珍惜。”刘水平动情地说。
相互成就、双向奔赴,
残疾人员工为企业创造价值
圆通智慧让企业与残疾人员工实现“双向奔赴”,残疾人得以快乐工作快乐生活,感受到工作的自豪感与成就感,也有了更大的驱动力创造更多价值。
“原本我们这个站点每天的单量大概是170,我来了三个月,现在基本每天的快递单量在440左右,我觉得这和服务态度、工作习惯都有很大的关系,服务其实就是真心和用心。”大学毕业的第一份工作,徐佳哲就选择到圆通速递“圆梦家园”做快递员,据他观察,有不少孕妇老人不便下楼取快递,“我们也可以提供一些上门服务,我们虽然也有一些身体缺陷,但还是可以做力所能及的事。”
徐佳哲是有所成长的,在“圆梦家园”驿站营收好转的情况下,他还萌生了在圆通速递“创业”的想法。
据圆通速递董事长助理兼圆梦行动项目负责人戴长青介绍,“圆梦家园”不仅仅是一个收取快递的驿站,其采用的模式为“快递+商业+残疾人”,快递作为商业的引流,大家进入驿站后能看到一些零食和日用品,浙江省残疾人自主创业的产品、手工作品和绘画作品也都被陈列在驿站里进行售卖。未来,“圆梦家园”还将开展社区团购,以此为残疾人员工增收。
据悉,仅在杭州就有89个“圆梦家园”的网点,覆盖了38个社区街道,宁围街道、朝晖街道、上塘街道、石桥街道等都能看到残疾人员工热心服务的身影。
可喜的成长在持续发生,如今,残疾人员工业务知识逐渐提升,残疾人客服基地接待客户数据满意度从40%提升到了90%。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共富路上,一个都不能少。秉持授人以鱼、更要授人以“渔”的理念,坚持上下联动、横向协同,量质并举、速效并重的思路,通过一把手关注、健全组织、建章立制、试点牵引、人文关怀,结合企业发展优势……圆通的“助残共富”模式真正做到了让残疾人不仅能“就业”,更能“兴业”“乐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