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邮政局发布的数据指出,我国已成为世界上发展最快、最具活力的新兴寄递市场。但与此同时,快递垃圾的处理能力并没有跟上快递业的发展脚步,传统处理方式所带来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每天都在上演。

今年全国两会,全国人大代表、苏宁集团董事长张近东向大会提出了关于立法推动循环物流建设,建设公共包装回收处理体系的建议。这是张近东继去年全国两会提出推动城市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工程建设后,再次直击行业痛点。

立法保障绿色物流建设,建立公共包装回收处理体系

张近东表示,在生产流通过程中,快递包装处于生产末端和物流的首端,随着快递服务量的飞速增长,背后带来的是巨大的包装污染——纸箱、胶带、封套、面单等。有调查显示,我国快递业每年产生超过900万吨废纸和约180万吨塑料垃圾。而传统的纸盒包装所需要的填充物、胶带,其回收的概率几乎为零,即便作为废品回收二次利用,同样会带来不小的能耗。

“尽管不少物流企业开始推行可循环使用快递盒、可绿色降解包材,但绿色包装体系的构建仍面临诸多问题,例如企业成本压力大、资源不足,搭建的循环系统难以维系等。”张近东认为,一方面,单独建立的绿色物流循环体系无法实现行业间循环,难以形成规模效益实现降本增效;另一方面,与环保相关的回收及处理过程相对专业且投入较大,企业独立建设较困难。

对此,张近东建议,通过立法加速推进绿色环保建设,明确相关主体的责任与义务,可有效解决电商企业、物流企业、消费者、包材供给方、包材回收方等各方的诉求,提升推广效果。同时,建议从垃圾分类回收处理体系的建设上借鉴经验,以包装垃圾量大且可回收使用的特点作为出发点,建立类似于垃圾回收体系的公共包装回收处理体系。

2020年,国家邮政局将快递业环保治理工作目标升级为“9792”:瘦身胶带封装比例达90%,电商快件不再二次包装类达70%,循环中转袋使用率达90%,新增2万个设置标准包装废弃物回收装置的邮政快递点。苏宁积极响应,“青城计划”再升级,“绿色灯塔”包装回收体系再创新,持续助力国家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为快递行业绿色包装破题,并继续进行绿色物流的下一步探索。

读创/深圳商报记者 陈小慧

编辑 信嘉毅 责编 侯丽华

校审 喻方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