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报2020年5月13日讯 “丰巢超时收费”事件持续发酵。5月12日,记者获悉,国内越来越多小区抵制丰巢,其中,在业委会参与者交流平台众蚁社区上,“对丰巢说不”的上海小区已有108个,数字还在增长中。在广州,部分小区业主群里也在热烈讨论如何“抵制”事宜。

但另一方面,丰巢仍在执行“超时收费”决定未变,“亏损”是其必须提价的主因,只是在如何收费、收费多少、向谁收费等方面尚待商榷。有专家建议,智能快递柜提供给部分有需要的消费者使用,使用时可合理收费;同时建议考虑将其作为小区居民生活配套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或作为物流、“在线新经济”的公共设施,这对发展新经济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与此同时,部分小区业主、物业开始尝试批发、自建快递柜。来自阿里线上批发平台1688数据显示,该平台上快递柜近一周交易额环比增长14倍,买家数增长3倍,小区物业、业委会及创业公司成为采购主力。

执意收费为扭亏“自救”?

5月12日,记者查询丰巢官微、公众号等公开渠道,均没有看到有关其智能柜价格再调整的最新信息,仍执行其于4月30日宣布的对于“超时收费”的决定:会员用户月卡5元/月,季卡12元/季;普通用户(非会员),丰巢快递柜仅限12小时内免费保管,超时后每12小时收费0.5元,封顶3元,节假日不计费。

丰巢为何执意收费?

“因投资成本高、盈利模式不明确等原因,企业面临长期亏损困境,这是目前智能快递柜行业普遍存在的难题。”中国物流学会特约研究员杨达卿一针见血地指出,目前国内快递柜企业基本都是亏损,快递柜企业要承担物业用地、网费电费、折旧维护等费用,而且像有些物业用地每年涨价,快递柜才提出双向收费。

快递业专家赵小敏说:“每一组快递柜安装入驻小区,每年的基础成本往往达到数千元甚至上万元不等,其成本既包括了安装快递柜所需的场地租金,也包括安装之后的日常管理、维护等费用。”

据公开资料显示,丰巢公司近5年已亏损超过20亿元,2019年,丰巢科技的母公司丰巢开曼亏损7.81亿元;2020年第一季度预计营收3.34亿元,净亏损2.45亿元。丰巢科技首席营销官李文青表示,目前丰巢在全国已有超18万个快递柜,每个快递柜亏1万多元。丰巢一名高管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公司向用户收取超时费用实属无奈。

不止丰巢,另一家智能快递柜企业“速递易”也遇到同样问题。公开资料显示,中邮智递2019年营收为4.29亿元,净亏损达到5.17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5月5日,据顺丰控股公告称,丰巢将收购中邮智递,交易之后,其将正式成为丰巢的全资子公司。行业统计显示,2019年丰巢快递柜的市场份额约为44%,中邮智递旗下“速递易”市场份额约为25%。

这意味着,丰巢在智能快递柜市场份额达69%,进一步巩固行业“老大”的地位,但与此同时,两家亏损企业合并为一家,丰巢要走出“亏损”困境也更难。

显然,实施“超时收费”,是丰巢实行“自救”的重要手段之一。不过对于丰巢的“亏损说”,消费者表示质疑。

上海中环花苑小区业委会测算,丰巢柜分大中小三种格子,分别向快递员收取0.45元、0.4元和0.35元每单,按每个柜有80格,每天周转一次计,每天收入至少为36元,而且还有大量广告收入。该小区业委会在信中指出,目前的所谓亏损,不过是不断扩张“新门店”的硬件投入。

超时收费需设置合理标准

现实生活中,有部分消费者因出差、取件不便或其它原因,而需要将快件放到智能快递柜短暂寄存,但有部分消费者则更需要“送到家”服务。

杨达卿认为,从市场角度看,谁享受服务,谁支付费用,本是一个合理的供需关系,但现在出现舆论反弹,很大程度在于消费者没有提前获知,部分快递员在没有得到允许情况下就擅自放柜,且没有告知消费者超时取件需收费,这剥夺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针对此事,福建、上海两地消委会在声明里指出,需征得收件人同意再存入快递柜实施保管,否则产生的费用应由快递公司自行承担。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盘和林则认为,实际上,丰巢的用户是快递公司、快递员,若要收费,它应向快递公司或快递员收取,而不是消费者。

“当初丰巢进入各小区和办公区、写字楼时,说给消费者免费使用的,为此可能获得业主方给予较低的租金、管理及相关费用。但现在突然收费,显然违背当初与业主方协议。”盘和林补充道。

据悉,阿里系的菜鸟驿站就表示,菜鸟在全国100多个城市数万社区设立的站点将继续为消费者提供免费保管服务,不会诱导、强制消费者付费。

“快递柜向消费者收取的是超时占用费,而不是在保管期内的费用;消费者可以享受一定期限内的免费快件存放服务。”杨达卿说,去年10月1日我国实施的《智能快件箱寄递服务管理办法》里有提到,智能快件箱运营企业应当合理设置快件保管期限,保管期限内不得向收件人收费。

然而,“对于保管期限多长时间、超出期限是否应收费等,均没有给出明确规定,而是交由市场探索。”杨达卿如是说。

上海市消保委提出,快递寄存柜占用了居民小区公共物业,故其收费和交易条件应广泛征询所有业主的意见,从而充分保障消费者的公平交易权。

广东连越律师事务所律师伍冠岳建议,收费标准和保管期限需要邮政管理机构等相关部门“合理设置具体标准。”

建议纳入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在此次疫情发生后,“无接触配送”服务市场需求强劲,消费者的习惯也在逐渐调整和适应。有业界观点认为,相关部门应对智能快递柜行业进行规范管理,或将这一类的非接触投递设施定性为小区、写字楼的公共服务设施。

事实上,《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电子商务与快递物流协同发展的意见》里,就明确指出智能快件箱的公共属性,“各地要明确智能快件箱、快递末端综合服务场所的公共属性,将智能快件箱、快递末端综合服务场所纳入公共服务设施相关规划,提供用地保障、财政补贴等配套措施。”

另有专家建议,在收费问题上,或可由物业公司负责。

当前,在快递最后一环已逐步形成快递员上门+智能快件箱+服务站/驿站三种业态共存共生的格局。“未来,到家、到柜、到站将适应不同的客户,并对应差异化的价格。”快递物流咨询网首席顾问徐勇说,在日本等国家,很多小区的快递柜是一项物业服务,由物业公司提供场地、购买设备,第三方企业提供技术、运营等服务。“这样一来,快递柜就成了一项社区公共服务。用户使用快递柜包含在物业费里,不会产生超时收费等问题。”

据悉,现国内部分小区业主、物业开始尝试批发、自建快递柜。来自阿里线上批发平台1688数据显示,平台上快递柜近一周环比交易额增长14倍,买家数增长3倍,小区物业、业委会及创业公司成为采购主力。

杨达卿建议,市场应该与用户进行探讨,若市场普遍反对或抵制收费,说明消费者对服务的接受度不高,企业应退一步。“快递服务链条比较长,涉及上游电商、中游快递公司、下游快件箱企业,建议由行业组织牵头,寻找一个消费者认可的中间路线,形成行业标准,先行先试,让服务更规范,这样才有利于市场稳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