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大“共享快递盒”等可循环、可折叠包装和可循环中转袋等快件集装容器的使用范围;对实施不力的责任主体,依法依规予以查处;到2025年全省邮政快递网点禁止使用不可降解的塑料包装袋、一次性塑料编织袋等……安徽是邮政快递业大省,塑料制品在邮政快递业中广泛应用,塑料包装的消费、使用量大。6月18日,记者了解到,为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安徽省邮政管理局印发《安徽省邮政快递业塑料污染治理工作三年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2025年全省邮政快递网点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包装
《方案》要求,安徽省将有序禁止、限制部分塑料制品的使用,积极推广替代产品,切实规范塑料废弃物回收处置,逐步建立健全邮政快递业塑料制品使用、回收处置等管理制度。
《方案》明确,到2023年实现使用可循环包装的邮件快件达3000万件,实现回收复用瓦楞纸箱达2500万个。持续降低不可降解的塑料包装袋、一次性塑料编织袋的使用量。2024年实现使用可循环包装的邮件快件达3500万件。实现回收复用瓦楞纸箱达2800万个。开展快递包装纸箱集中回收,适度提升复用比例,推进可回收物的规范化、洁净化回收;不断拓宽回收渠道。
到2025年安徽省实现使用可循环包装的邮件快件达4000万件,实现回收复用瓦楞纸箱达3200万个。全省邮政快递网点禁止使用不可降解的塑料包装袋、一次性塑料编织袋等。邮政快递业绿色化、可循环包装使用比例明显提升,废弃物回收利用效率显著提高,普通塑料包装废弃物污染得到有效控制。
推广使用45mm以下“瘦身胶带”
记者注意到,《方案》要求,要强化塑料包装源头治理。加强包装规范化和标准化建设,推进邮件快件封装操作规范化和标准化建设,督促企业将相关包装操作列入员工岗前培训和在岗培训内容,长效化降低塑料包装使用量。引导邮政用品用具生产企业向省内邮政企业、快递企业销售符合绿色化、减量化和可循环要求的封装用品和包装材料。督促寄递企业落实主体责任,推广使用45mm以下“瘦身胶带”、低重高强包装产品、可循环使用包装产品、免胶带纸箱以及一联电子运单。推动减少二次包装,推行简约包装,减少填充物,有效降低邮件快件包装平均用量。
同时,加大可降解塑料在行业内的推广应用,按照“能替尽替”的原则在行业内推广使用功能指标与环保要求兼备的纸质等可降解替代包装材料,进一步降低塑料使用量。推进快递包装绿色产品认证工作,鼓励企业按照绿色化、减量化和可循环的要求,使用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要求的绿色包装产品。
此外引导本省邮政用品用具企业加强科技攻关,推行绿色设计,加大可循环、能回收、易降解替代材料使用和产品研发力度,提升塑料材质邮政用品用具的安全性和回收利用性能,逐年减少向省内邮政企业、快递企业销售不可降解的快递包装袋等塑料产品。
扩大“共享快递盒”使用范围
《方案》明确,鼓励可循环包装应用的新型模式,推动邮政企业、快递企业通过设备租赁、融资租赁、购买服务等方式,扩大“共享快递盒”等可循环、可折叠包装和可循环中转袋等快件集装容器的使用范围。推动新产品新模式的规模化应用,鼓励邮政企业、快递企业与包装生产企业、电商企业、连锁商业机构、回收企业以及第三方机构等产业链相关主体合作,推广一体化包装,通过股权合作、共同注资等方式,积极参与可循环包装跨平台运营体系建设,提高可循环快递箱(盒)使用效率和回收率,全面降低一次性塑料制品在邮政快递业包装总量中的比重。
同时,鼓励垃圾强制分类城市建设快递包装回收示范城市。鼓励邮政企业、快递企业与环卫部门、回收企业以及第三方机构等开展多方合作,在大型社区、商圈、高校等快递集中区域投放快递包装回收设施。持续推进包装废弃物回收装置设置工作,与相关部门配合协作,支持专业化回收设施投放,推进在生活垃圾分类回收站点和快递营业网点设置快递包装、可循环快递箱(盒)回收设施,消除设施进居民社区、地铁站、车站和写字楼等公共场所的管理障碍。
将依法查处实施不力的责任主体
《方案》要求,各市局要全面掌握本地邮政快递业塑料包装底数,组织寄递企业开展摸底调查,全面掌握目前在用的不可降解的塑料包装袋、一次性塑料编织袋、塑料胶带等实际使用情况。摸底调查包括但不限于塑料包装使用数量、可降解包装袋、胶带使用占比、来源、单价、供应商以及废弃物收集处理等情况,认真听取企业在推广使用中遇到的实际困难,为稳步推进本地塑料包装治理工作采集全面客观的依据。
同时,推动地方或相关部门出台关于邮政快递业塑料污染治理的相关政策,特别是针对可降解塑料包装袋应用、可循环快递包装推广应用、邮政用品用具生产企业科技研发等重点内容,推动出台扶持政策。
加强日常管理和监督检查,严格落实禁止、限制生产、销售和使用部分塑料制品的法规政策。全面落实邮政快递业生态环保相关规定,建立健全一次性塑料制品使用、回收情况的报告制度,督促企业按规定客观、全面报送相关信息。全面开展邮政快递业重金属和特定物质超标包装袋专项治理工作。对实施不力的责任主体,依法依规予以查处,并通过公开曝光、约谈等方式督促整改。
大皖新闻记者 徐琪琪 实习生 郑兆琪